合理配置,优化结构,改善条件,不时提高教育培训资源的使用效益。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应切实加强所属教育培训场地和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并有序向社会开放。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应当在师资、教学资源、设施场所等方面,为开展终身教育提供便利和支持,实现教育培训资源共享。
着力培育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教育培训和主题学习活动,8.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对与其主管领域和业务相关的教育培训进行统筹规划和具体指导。加强信息交流和经验介绍,建设一批学习型社会的标志性项目,使广大群众感受知识魅力,激发学习热情,营造全民学习的氛围。
五、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
9.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与区域经济建设、民主管理、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以及环境建设紧密结合,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学习和创建工作思路,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整合区域内教育和学习资源,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学习网络和创建模式,逐步培育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激发区域发明力,全面提高区域竞争力。
10.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办事效率为目标。深入学习实践,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务实高效、勤政廉洁的干部队伍,建设适应时代要求、人民群众满意的学习型机关。
11.以增强企业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弘扬创新精神,大力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不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家应把学习作为培育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着力提高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企业职工应把学习培训作为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增强就业能力的主要手段,努力提升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12.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增进社区和谐为目标。完善学习体系和学习网络,组织开展适合各类人群特点的学习教育活动,满足乡村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广泛开展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文明礼仪知识教育,大力建议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改善社区人文环境。结合和谐社区建设,不时深化和扩展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内涵,努力建设文明、和谐、平安的新型社区。
13.以提高农村居民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为目标。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以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工程”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等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培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进城务工人员岗位技能培训,为农业现代化、农村人口向二、三产业和乡村有序转移提供服务。
14.以提升生活质量和弘扬激进美德为目标。形成“父母带头学、家庭全员学、互动创新学”浓厚学习氛围,努力实现社会与家庭的学习互动,提高家庭成员适应社会的能力。
六、建立健全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保证机制
15.完善领导和工作机制。成立湖南省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经信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厅、省文化厅、省国资委、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各市州、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的作用。
16.建立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支撑体系。切实加强对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