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县财税金融办牵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商解决征收过程中遇到具体问题。
2.坚持依法治税。财税征管部门要按照“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清缴欠税”方针。清收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欠税,依法打击各类偷逃税款的违法行为;积极探索税收征管新办法,做到抓大不放小,最大限度堵塞收入漏洞,做到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杜绝拉税、买税、垫税等行为发生。
3.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大力实施非税收入征收网络信息化
积极推进“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政府统筹”征收管理模式,工程。实现对非税收入票据和资金的全程监控,完全杜绝坐收坐支和“体外”循环;结合工资和津补贴改革,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加大征收和调控力度,增强政府可用财力;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征收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执收单位的积极性,防止“收支脱钩”后单位执收不力、非税短收的现象。
三)推进改革创新。
1.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步伐。
积极稳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财、税、库网络体系。加快财政支付手段信息化进程,提高支付效率;继续深化和完善部门预算改革,全面推进部门预算精细化管理;完善政府推销管理机制,进一步扩大政府推销规模和范围,通过消除“暗箱操作”使政府推销真正成为“阳光工程”
2.完善县乡财政体制。依照财权事权相结合、财力下沉、缺口上移”及县乡相同支出规范的原则。合理核定乡镇收支基数,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探索建立乡镇财政支出合理增长机制,将增收形成的财力更多地留在乡镇用于保民生、促发展,切实提高乡镇财政自我造血功能。
3.完善“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全面实施乡村财政财务精细化管理。推进乡村财务信息化核算,建立乡村两级专项资金和日常财务收支审核监督机制,增强乡镇
提升其运转能力,财政预算约束力。并理顺和规范村级资金的财务管理;进一步扩大涉农补贴“一卡通”信息化发放的范围,简化家电、汽摩下乡程序,确保涉农政策的落实和补贴资金平安。
四)强化保证能力。
1.确保个人局部逐年增长。继续把保民生、保工资、保稳定、保运转放在财政支出的首位。努力使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收入水平按政策要求逐年提高。加大各类保费征收和向上争取资金力度,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城镇低保、优抚定补、农村特困救助资金正常发放和政策性提标兑现。
2.确保公用经费保证规范逐年提高。依照构建公共财政的要求。根据财力状况,适时提高公用经费供给规范,加大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资金保证力度,建立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资金保证机制。
3.确保社会事业投入逐年加大。逐年增加公共卫生投入。乡村医疗应保尽保,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逐年增加教育投入,巩固和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证机制;大力支持文化、广播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丰富城乡人民文化生活;大力实施土地整治、农村人畜饮水和病险水库加固工程,确保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对计生、政法、科技等刚性支出切实予以保证。
4.努力消化县乡债务。积极探索建立防范和化解县乡债务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化解措施,逐步消化县乡债务,严格举债管理,杜绝发生新债,确保实现乡镇债务逐年稳步下降,财政风险大幅降低。
三、保证措施
1.明确部门职责。财税部门要建立健全责任制。支持财税部门依法征管;金融部门要积极为企业发展融资,保证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