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副产品资源较为丰富,创品夺牌的潜力很大。要积极整合资源优势,对特色优势农产品进行全面梳理,围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的要求,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的组织水平,积极参与各类农产品评奖、评优,提高产品知名度,加快创品夺牌步伐,打出永顺农业的品牌优势。集中对茶叶、优质米、水果等品牌进行整合,全面实施is9000is9002质量管理系列标准,推出“溪洲莓茶”武陵牛肉”猛洞河香米”松柏大米”猛洞河猕猴桃”等农产品品牌,努力提高我县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三、要全力构建农业综合服务体系。
逐步完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一是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紧紧围绕我县“生态香米”加工基地建设、柑桔分级包装厂建设、王村科技示范场建设、无性系茶叶优良品种示范园建设、烟田烟水配套工程建设等项目,发展现代农业要多措并举。加快完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继续加强水利建设,扎实抓好病险水库治理和防洪工程,加快水毁设施恢复和河道疏浚,提高抗灾防灾能力,确保平安运行和发挥效益。全面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推广沼气池、两省灶,抓好小溪退人还山试点,积极实施小流域治理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二是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规范运作的原则,着力建设好外地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形成完整、健全的农产品市场体系。要抓住我县进入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县”机遇,规范农村各类市场,完善农村市场基础设施,重点抓好石堤镇、王村镇等农贸市场建设,逐步形成以长官镇为主的柑桔、以松柏乡为主的猕猴桃和优质米、以王村镇为主的旅游产品、以石堤镇为主的时鲜水果、辣椒和农产品集散、以万坪镇为中心的豆腐和铁器、以灵溪镇为主的果蔬等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同时要积极开拓外地市场,张家界、吉首、龙山等周边县市,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设立销售窗口,举行展销展示,建立购销合作和进驻大型超市等方法和形式,巩固和拓展外地农产品在外地市场的营销体系。三是优化农业发展环境。要强化协调服务,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减少收费项目,简化办事顺序,把农业产业化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及时掌握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状况及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建立情况,对龙头企业发展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及时汇报,尽快解决。对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挂牌维护,制止一些部门对企业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减轻企业负担,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支持县旱粮科技研究所、茶叶科技研究所、农技推广中心等县内农业科研、推广单位,不时研究新、优、特产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超级稻效果转化、玉米自主产权技术、柑橘品改低改等优质高效农业生产技术,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四、要全力强化政策支持力度。
很多支农、富农的政策相继出台,近年来。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现行的农村政策中的局部政策仍然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瓶颈,导致农业发展的空间受阻,主要表示在三个方面。一是土地制约瓶颈亟待破解。有限的土地资源被零散的分割与发展现代农业所要求的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一定水平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当前,要在不动摇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放开搞活土地流转市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使土地资源在区域化整体布局中实现最经济,最有效的开发利用。要大力发展农村经营合作组织,采取转包、转让、租赁、入股等多种形式,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促进耕地向大户、向能人、向农业企业集中,将更多的农民置换成农业产业工人,实现土地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二是信贷制约瓶颈亟待破解。农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