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发挥茶叶协会组织的作用。全主产县成立茶叶产业协会。加大对茶叶专业合作的扶持,促进茶农向专业化发展,实现茶叶生产经营由单家独户向大市场转变。以国家把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纳入《国家人才发展纲要》为契机,加强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位,提高茶叶生产销售的组织水平,连接小生产和大市场,增强茶叶产业自我发展能力。
四、落实茶叶产业政策。
一)加大茶叶产业的投入。为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的发展,级安排适当茶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市场开拓、质量平安、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建设。今后。进一步加大茶叶产业的投入力度。同时,不改变资金使用方向、项目运行方式和管理关系的前提下,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等专项资金的使用安排也要向茶叶产业倾斜,并结合中低改田地改造、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产业扶贫开发、农业科技项目等,加大对茶叶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茶叶产业发展的重点县市、乡(镇)要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实力强、管理优的知名企业开发红河茶叶产业。
二)建立茶叶产品质量平安监管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茶叶规范化体系建设。制定良种繁育、采摘、初制、精制、深加工、包装、储运及销售各个环节的技术质量规范。鼓励和支持茶叶企业进行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基地和产品认证。逐步建立从生产到市场的可追溯制度,坚持全面监管,加强监管水平,加大执法力度,确保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平安的茶叶产品。
三)引导和鼓励茶叶企业整合重组。以打造知名品牌为主线,以资本经营为载体、以产业资源整合为切入点,遵循市场竞争规律。引导其采取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对茶叶企业进行重组整合,推进龙头企业向集团化发展,逐步淘汰小散弱差的茶叶加工企业。
四)强化茶叶产业科技推广。充分利用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等培训项目.提高技能水平、市场开拓能力。农业、科技部门重点抓好茶树优良品种引进、茶树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茶叶精深加工技术、产品质量平安保证技术。
五)认真落实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对茶叶生产、加工、物流用地.低限收费;经投资主管部门批准的茶叶项目用地,可优先使用年度用地指标。新设立的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当地政府在土地审批、各项地方收费、工商注册等方面给予优惠。对从事茶叶新产品开发和工艺创新的企业,金融机构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共同承担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责任。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茶叶产业发展规划、主要政策措施的研究和协调。工业信息化部门要加大茶叶产业重点企业技改等资金支持力度,六)形成茶叶产业发展推动合力。各部门要按各自职能.积极推进精深加工。科技部门要把茶叶产业技术进步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茶叶新品种选育、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创新、功能性研究、科技队伍培训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财政部门要加强茶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使用的监督管理。农业、林业、水利、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发展生物产业、中低产田地改造等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抓好茶叶原料基地建设、低产茶园改造、精深加工和茶叶科技推广。商务部门要做好茶叶产业招商引资、市场拓展等工作。文化部门要加强民族茶文化的维护、挖掘和推广,并与旅游部门联动,弘扬茶文化、开拓茶叶产业市场与旅游产业结合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质监部门要做好茶叶产业质量监管和品牌培育工作。海关、出入境检植检疫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为茶产品出门开通绿色通道,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