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有关委、办、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既是南部各县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茶叶产业是重要的激进和特色农产品。也是南部地区增加就业,助农增收的优势骨干主业,更是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时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要求越来越高,茶叶产业已进入了关键的转型时期。为进一步加快我茶叶产业化经营步伐,促进茶叶产业快速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
一)茶叶产业发展效果显著。近年来,依照稳定面积、调整结构、培育品牌、开拓市场的战略方针,强化措施,加大扶持,狠抓落实,茶叶产量、茶农收入、企业效益、市场份额实现了大幅度增长。比“十五”末增长128.1%总产量8406吨,同比增长118%总产值6416万元,同比增长171%一批规模化、规范化的企业及品牌不时发展壮大,茶叶产品从传统的毛茶原料向名优绿茶、袋泡茶、茶保健产品等拓展,销售区已从省内的普洱、版纳、大理等传统的销售地向东北、西北地区拓展,并远销韩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茶叶产业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茶叶产业发展迎来良好机遇。随着茶叶产品质量平安水平逐步提高,绿色健康意识深入人心,茶叶市场对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茶产品的需求正在逐步递增。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力度加大,各级加大对茶叶特色产业的扶持,对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三)快速发展茶叶产业面临的挑战。尽管我茶叶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但还存在着原料产品质低量少、基地建设严重滞后、品牌多杂、质量认证进展迟慢、精深加工较为欠缺、加工企业设施落后、销售市场亟待拓展等问题,同时,消费者对茶产品需求日益多样化。
已成为茶叶主产区的支柱产业和28万茶农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进一步加快发展茶叶产业,四)加快茶叶产业发展意义重大。茶叶产业涉及面广、影响力大。既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实施绿色经济强的发展战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现实选择,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产业区,建设红河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
二、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依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建设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机遇,以效益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为主线,以质量为保障,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茶叶产业发展,坚持以品牌化战略抓市场开拓,坚持走生态化道路提质增效,致力于推进基地建设规范化、产品加工规范化、品牌打造知名化三大进程,不时强化营销网络、技术组装、质量监管、社会服务四大支撑体系,全面推进茶叶基地向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工企业向集团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茶叶产品向优质化、品牌化和平安化方向发展,促进茶叶产业升级,推进红河茶叶产业综合经济效益快速提升,为构建绿色经济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发展目标。2015年,全茶叶总面积达到45万亩。年产量达3万吨,总产值3亿元,将红河茶叶培育成为云南著名品牌,把红河打造成高原生态优质茶叶基地和生态名优绿茶加工中心。
三、区域布局和重点工程
一)茶叶产业区域布局
科学规划,重点发展区域布局:依照扶优扶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