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使名牌产品的带动力明显提升。
五)强基固本。
建立和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规范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质量信用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广大企业要重视和加强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为质量工作稳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深入推进规范体系建设。以促进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环境维护和农产品、食品药品平安为重点。开展“规范化良好行为”创建活动,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专利及时转化为标准,努力实现“技术专利化、专利规范化、规范产业化”及时跟踪和掌握国内外先进规范情况,鼓励各行各业参与国内外规范化活动。建立适应经济建设和技术发展需要的技术规范推进模式和运行机制,形成以政府宏观政策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以中介服务机构为桥梁的技术规范研究、制定、推广、实施体系。
2.加快检验检测能力提升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投入、整合资源的原则。加快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参与的公共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有效提升检验检测手段和能力,为企业和社会提供科学、准确、高效的检测及技术服务。建立一个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有色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立一个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的红河综合技术检测中心,建设和完善一批级质检站,重点加强县级技术机构民生计量、食品等惯例检验和快速检测项目建设,形成与全产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技术支撑平台,为质量提升提供技术保证。
3.积极推动质量信用体系建设。依照国家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要求。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建立体系完整、责任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质量信用体系管理机制。加强质监、检验检疫、工商、税务、公安、安监、银行等部门合作,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共同推进全各行业的质量信用信息交流平台建设,构建企业质量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完善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和信息发布制度,打造老实守信的经济发展环境。
4.拓宽渠道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我吸引质量管理优秀人才的措施和办法。着力提高质量管理人员和质量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快全质量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加强各行业标准化、计量、质量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重点培养和引进高层次、高技能、满足不同需求的质量专业人才,为全质量振兴提供人才保证。
四、实施质量兴战略的保证措施
一)明确责任。
把质量兴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绩效考核内容,各级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实施质量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指导质量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质量技术监督局,承担日常工作。由经委、农业、建设、商务、环境维护等部门分别牵头设立工业产品、农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五个工作组,负责质量兴战略各项主体工作的方案制定、组织实施和检查考核。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联动,密切协作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各级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层层落实目标责任,严格绩效考核,对推进质量兴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实施行政问责。
二)加大投入。
将实施质量兴战略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实施质量兴战略的投入力度。安排必要的经费支持开展质量兴工作。逐步加大规范体系建设、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建设、品牌建设等专项经费的投入力度,加大对名优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扶持力度,保证品牌战略推进、质量管理奖励、质量管理基础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