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科学技术等手段,促进产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行业振兴。
1.制定行业质量发展规划。要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突出优势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产业特点,以政策支持、规范制定、品牌培育、人才培养、能力提升为重点,制定行业质量发展规划,建立行业质量发展状况分析和评价制度,努力推动行业质量工作发展。
2.加强行业质量平安监督。要充分运用生产许可、认证认可、注册备案等手段。建立健全行政管理、行业自律和中介服务相结合的质量平安监管体系,完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和应急处置机制,切实防范系统性、行业性质量平安突发事件,确保行业质量平安。
3.提升行业质量整体水平。要以质量提升、品牌创建和服务改善为工作重点。加强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树立工艺控制、技术研发、节能减排、生产管理等行业标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努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全面提高行业整体发展实力和发展质量,推动行业加快发展,使各个行业成为质量兴的重要力量。
作三)企业为主。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企业是产品质量平安的主体和第一责任人。要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制定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落实企业质量责任,加强对产品质量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控制,确保质量平安。
1.严格规范生产。企业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观念。实施规范化生产,杜绝无标生产,积极推进生产的顺序化、规范化和标准化。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规范和国外先进规范,制定具有竞争力、高于国家现行规范的企业内控标准。凡生产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富平安产品的企业,必需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规范。
2.提高管理水平。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探索采用卓越绩效管理、六西格玛管理等规范化管理体系,积极开展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平安等管理体系认证,建立规范化、计量、质量管理示范点,提升企业形象和核心竞争力。
3.广泛开展“两提升、两争创”活动。要深入开展以提升产品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质量控制能力。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树立“提高质量,科技先行”观念,围绕提升技术水平、改善品种、维护环境、保证平安、降低消耗、综合利用等,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速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形成科技推动质量、质量促进科技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练内功、提质量、增效益的目标。
四)社会参与。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和优势产品,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引领特色优势产业健康发展。
1.坚持以质取胜。强化市场观念。加强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全过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红河产品的质量水平,不时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顾客满意度。加强规划引导,严格市场准入,抑制低水平产品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
2.健全创新机制。围绕国家产业政策。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集中,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促进自主品牌发展。
3.争创品牌产品。加大品牌的培育、引进、推介、维护和奖励力度。与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管理创新紧密结合,运用自主创新、品牌经营、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手段,加快品牌建设,争创中国著名商标、地理标志维护产品、云南名牌、云南省著名商标等方面有新突破,形成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