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各委、办、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全面提升全质量总体水平,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切实保证和改善民生,全力坚持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根据省政府实施质量兴省战略的统一部署,现就实施我质量兴战略提出以下意见:
一、实施质量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对推动红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实施质量兴战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肯定要求;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加快我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的迫切需要;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经济强、民族文化大的重要保证;确保质量平安,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根本要求。质量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质量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问题。落实质量振兴纲要。
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积极推进质量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强质量平安监督管理,大力实施规范化和名牌战略等,质量平安保证能力不时增强,质量工作取得明显效果,为全经济社会可继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目前仍存在全社会质量意识不强、质量监管机制不健全、知名品牌较少、服务质量整体水平不高、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等突出问题,委、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质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建立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降低消耗、维护环境的基础之上,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力实施质量兴战略。
二、实施质量兴战略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红河崛起为目标,以开展“质量兴县(市)质量兴业”质量兴企”质量兴品”为载体,构建政府推动、部门协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机制,全面提高总体质量水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促进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实施质量兴战略坚持宏观经济运行质量与微观产品质量相结合的原则;政府引导与市场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质量管理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事前源头治理与事后加强监管相结合的原则;全球化先进管理与外乡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三)主要目标
全社会质量意识明显增强,力争到十二五”末。规范体系基本完善,质量平安得到有效保证。全质量总体水平和产业、企业整体实力基本适应市场竞争需要,质量工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努力实现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工程质量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显著提高,环境质量明显提高,促进全宏观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的质量需求基本满足。
1.产品质量稳步提高。2012年。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通过有机产品、绿色产品和无公害产品认证数达到100个,申报中国著名商标5个、地理标志维护产品4个、云南名牌产品20个、云南省著名商标60个。
重要工业产品、农产品、食品、药品等产品质量合格率继续上升。全重要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十二五”末。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通过有机产品、绿色产品和无公害产品认证的产品数突破200个;申报中国著名商标8个、地理标志维护产品8个、云南名牌产品30个、云南省著名商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