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度。继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平安专项整治行动。做好农资的平安配送工作。建设县水产动物疫病防治站,开展水产养殖病害预防和治疗。县农业、供销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农资经销网点,每个镇创办12个放心农资连锁店,建立农资平安配送中心。要积极发展购销代理、产品配送、农资超市、网上交易等流通形式,延伸和拓展农产品国内外市场营销空间,带动农民走向市场。
24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继续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加强县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能力建设,落实村级兽医员配置机制。对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免费强制免疫,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零发生。
25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县农业、科技与信息产业、林业、农技等部门要规范农业生产管理。发挥农业科技服务“110作用,打响农产品生态、绿色品牌。推广太阳能灭虫灯10000亩,新建1个植物医院流动服务站、1个专业化防治队伍、1个统防统治示范点,扩大统防统治范围,确保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
六)推进循环经济。
26加快发展农村沼气和循环利用。县发展改革、农技部门安排沼气建设专项资金875万元。投入资金111万元,新建养殖小区5个,实现节本增收300万元。积极发展“猪—沼—作物”生态循环模式,维护生态环境,推动农村能源的良性循环和有效利用。
七)完善政策扶持。
27减轻农民各种负担。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证机制。减少农民的教育支出。继续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规范,农民参保率达97%以上,减少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现象,减轻农民的医疗负担。切实做好医疗救助、农村低收入农民补贴工作,做到应保尽保。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养老平安制度,扩大农村养老平安覆盖范围,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证制度和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消除农民后顾之忧。
28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县财政、农业、林业、渔业、移民、农综、畜牧等部门要落实农机、农作物良种、农资综合直补、能繁母猪、退耕还林等各项惠农补贴力度。减少中间环节和行政成本。争取省有关部门支持,提高补贴规范,扩大补贴种类和范围,对发展特色产业和设施农业给予适当补助,力争各项补贴达2亿元以上。
29增加财政投入力度。整合财政、发改、农业、扶贫、林业、农综、海洋与渔业、畜牧等部门公共财政投入资金。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政策性金融支农惠农力度,充分利用国家开发银行、信用联社贴息贷款和“城乡信用协会”三农”担保公司等信用融资平台,解决财政投入资金短缺的问题。力争提供贷款额度2亿元以上。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资金用于农民增收。县农村信用社要搞好小额信贷服务,力争为“三农”提供1亿元信贷支持。积极推进橡胶、生猪、香蕉等大宗农产品险种的平安试点,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30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县农业部门加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监管。调动农民造林、护林、创收的积极性。
四、保证措施
一)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县委成立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深入研究农民增收存在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党政一把手全面抓、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形成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县直各有关部门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强化服务,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创新农民增收利益联结机制。各镇、县农业部门要总结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联结农户的典型经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