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意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大力开展,有效提升了农业抗灾防灾能力和农业生产综合能力。2009年,市在大旱的特殊年份粮食总产达到3331万吨,连续七年实现丰产丰收,这是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结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强化和巩固发展的结果。
四是乡村水系建设良好发展。2009年。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拓展新领域。一是成立了高规格乡村水系建设指挥部,研究确定了一渠、两库、三河、六湖”乡村水系建设三年计划;二是市、区两级自筹资金7500万元,对30公里的洪河进行综合治理。2009年12月29日,全市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洪河治理全民义务劳动,近万人参加,群众积极参与、反响强烈,全市上下迅速掀起了乡村水系建设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热潮;三是市财政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对护城河、洹河的清淤。
实属不易。主要得益于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继续加大,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也得益于县乡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水利系统干部职工的扎实工作和不懈努力,更得益于我多年坚持不懈开展“红旗渠精神杯”竞赛、锲而不舍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此我代表市委、政府对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对水利系统为农田水利建设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也要正视当前存在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各县(市、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总结经验和肯定成绩的同时。存在重视水平不一、投入强度不一和支持力度不一等问题。据了解,目前,只有林州市已开过动员会,对农建工作进行了精心安排和周密部署,并迅速掀起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其它县(区)都没有召开农建动员会,布置冬季农建工作,已严重影响我市农建工作的整体形象;二是县乡自办工程少。各地针对国家、省市重点项目抓得较紧、有规模,措施得力,进展较快。但是对田间沟河清淤、田间水毁工程修复等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布置的较少、且动作不大,没有把广大群众大干水利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三是机制不够活。目前,只有局部县(市、区)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制定并完善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奖代补政策,多数县(市、区)没有制定农田水利建设奖励制度。还存在着创新力度不够、吸引大户投资缺乏、盘活水利资金不力等问题;四是氛围不够浓。各地都存在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宣传力度不大和氛围不浓等问题。主要是因为局部县乡主要领导,还没有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没有及时把农村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上来,造成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没有关于水利方面的报道,没有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以上情况和问题,大家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迅速加以解决,扎实开展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二、突出重点。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措施,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应对继续干旱、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根本举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市农田水利建设要紧紧围绕“防洪除涝、饮水平安、抗旱节水、生态文明、人水和谐”战略目标,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一)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1进一步加快漳南、红旗渠、跃进渠、渠村和大功等5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的进度。充分发挥灌区的灌溉作用;2今年是中央实施大中型及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最后一年。有关县(市、区)要倒排工期,控制节点,确保按期完成14座规划内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林州市尽快抓好马家岩水库的竣工验收工作,确保年底完成竣工验收。刚下达投资计划的中张贾和张北河2个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