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署名文章,今年月日。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不只在省内,而且在省外,不只在各级领导干部中,而且在理论界专家学者中,都有非常强烈的反应。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反应,认为这篇文章揭示了一个重要命题,那就是领导方式转变与发展方式转变密切相联,抓住领导方式的转变就抓住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
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国“十二五”时期的主线,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如何转变,怎样转变,关键要靠各级领导机关、各级领导干部去指挥、去实施、去落实、去部署。如果领导方式转变得好,那么经济发展方式也就转变得好、转变得快。两者有辩证的关系,领导方式的转变是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方式转变的快慢、好坏是领导方式转变的试金石,对领导水平、领导素质、方式转变的最好检验。通过学习,越学越觉得文章的命题深刻,具有针对性、战略性、指导性。如何落实好省委的要求,落实好书记的讲话精神,用领导方式的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认为要研究和掌握好五个关键问题:一是要敢于转变;二是为谁转变;三是怎样转变;四是转变的载体;五是转变的保证。
一、转变思想观念。把发展方式转变自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思想决定行动,境界决定水平。思路决定出路,方式决定方法。十二五”期间,发展方式转变是主线,但影响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干部观念。目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一些干部思想认识上不理解、不到位,还存在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盲目转等现象,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肯定带来思想观念的深刻革新。各级领导干部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骨干力量,必需带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针对干部中存在怕影响增速、怕影响收入、怕影响进步、怕影响稳定、怕转偏了没有转到位、怕新的转不成老的转不好等“六怕”现象,通过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等各种会议进行认真学习,请专家辅导,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举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讲座等形式,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安阳这几年的发展实践充分说明,只有努力开拓,努力创新,转变观念,才干跟上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作为一个“两高一资”企业、重化工企业较多的乡村,近年,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魄力,坚决与粗放型经济决裂,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通过两次安林两路综合治理,先后关停小钢铁、小水泥等“五小”企业400多家。同时,加快改造、整合、提升激进产业,十几家民营钢铁企业通过联合,组建成6家钢铁企业,特别是永兴和沙钢联合,实现了新的飞跃,已经成为年产200万吨精品钢材的钢铁生产企业,成为我市第二家销售收入逾越百亿元的企业。水泥、焦化、冶炼等行业通过走规模化发展道路,实现了新的发展。十一五”时期,市年平均经济增速超越14%今年经济总量达到1300多亿元,比“十五”末翻一番,排名前进了四个位次。经济发展不只没有受到影响,而且还在坚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催生了一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伏等新产业。可以说,观念一变天地宽。
二、转变执政理念。把转变发展方式落脚到富民强省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对每个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领导干部的责任和追求。当前,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富民强省的中心任务。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应当以此为目标,尤其要以人为本,为民惠民,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转变的效果和成效,过上好日子。群众是不是拥护,群众是不是满意,群众是不是得到实惠,才是检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胜利与否的根本规范。因此,这就要求各级干部要强化执政为民的民本思想,要围绕书记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