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院的人员编制核定和岗位设置。同时,要加快落实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编制核定工作。二要构建新的用人机制。核心是建立竞争上岗、全员聘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负责人,并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要科学设置岗位,核定竞聘人员资格,进行人员竞争上岗,做到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定期考核,优胜劣汰。各级卫生、人社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制定工作方案,加快组织实施,确保6月底前全部完成。三要构建新的分配机制。核心是建立科学公平、体现绩效的考核分配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关键环节是绩效考核。既要切断医疗行为与药品销售之间的利益联系,保证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又要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引导激励作用,维护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此,人社、财政、卫生等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加快完善绩效考核和分配办法,加大奖励工资比重,实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使医务人员收入与医疗收入、药品销售脱钩,与工作质量、数量和群众满意度挂钩,坚决防止“大锅饭”杜绝“养懒汉”6月底前所有基层机构绩效工资要兑现到位,7月份开始实施绩效考核,并建立稳定长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四要构建新的弥补机制。依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弥补机制文件的要求,财政部门对基层医疗机构实行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方法,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行。同时,要发挥医保支付的重要作用,建立多渠道弥补机制,各级政府要在抓紧完成定编定岗的基础上,核定基层机构总体收支水平,并通过落实现有的专项补助经费、调整收费和医保支付政策、落实差额补助这三个渠道进行弥补。要稳定弥补渠道和补偿机制,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实行收支两条线。
三、加强领导。
市深化医改五项重点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当前。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继续推进,才干巩固前期效果、取得更大进展。各级各部门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安排,切实履行职责,真抓实干,扎扎实实地做好医改各项工作。
关键在于加强领导,一要落实责任。能否完成医改工作任务。核心在于落实责任。要认真落实行政领导负责制,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外地医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医改任务完成情况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抓、亲自抓。要落实过程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确保责任到部门、单位、个人,确保改革有序、有力、有效向前推进。
加强对县(市、区)医改进展情况和效果的监测评估,二要加强督导。市医改办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定期督导机制,通过督导及时掌握改革动态。改革过程中,要注意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指导。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新出现的问题,适时调整和完善改革政策措施,确保医改工作继续健康推进,力争不走错路,少走弯路。
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发改、卫生、财政、人社、编办、药监等部门,三要通力协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依照职能分工,树立全局观念,切实承担起各自的职责和义务,落实好各项改革的保证条件,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改革顺利实施。
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医改宣传工作,四要营造氛围。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大力宣传医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方针政策,宣传医改工作的效果和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积极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使社会各方面和广大群众理解、支持、参与改革。
也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同志们医改是一项临时而繁重的任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照“三具两基一抓手”要求,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