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事件不时增加,已经成为群众信访的热点,据环保部统计,近年来环境信访事件以每年约20%速度在递增,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诉求越来越多,期望越来越高。对此,必需积极回应,认真解决。
要化挑战为机遇,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变压力为动力,发明性地开展工作,既要善于乘势而上,又要敢于迎难而上,既要严格监管执法,又要主动保证服务,努力实现环境维护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切实抓好环保重点工作
做好今年的环境维护工作,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对“十二五”环保发展开好头、起好步,意义重大。要结合我市实际,理清思路,准确定位,抓好重点。总体上要以保证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为中心,围绕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根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环境维护优化经济发展,坚持污染减排推动结构调整,坚持综合整治淘汰落后产能,坚持环境改善促进社会和谐,确保污染总量有效减排、环境风险得以防范、环境质量继续好转。当前,要切实抓好六项重点工作:
一)切实保证“三化”协调发展。一要科学编制“十二五”环保规划。要立足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坚持通过强化环境容量预算、环境利息控制等环境管理措施,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统筹考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科学编制“十二五”环保规划。要有规律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为民意识。二要加快构建保证“三化”协调发展的环境支撑体系。要转变领导方式,以领导方式转变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把握规律,保证大局,增强责任意识、为民意识,不能急功近利。要通过加强生态建设,构筑区域生态网络,加强污染防治,深挖减排潜力,继续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努力实现代价小、排放低、效益好、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三要加强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环境管理。要通过加强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环境管理,新建工业企业都要进入专业园区,推动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可持续发展,防止工业污染向广大农村地区转移、扩散。要通过加强规划环评工作,优化乡村的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乡村的空间布局,从源头上减轻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许昌新区要依照省里要求开展区域规划环评,市以下设立的各类工业园区,都要依法开展规划环评。市直各有关部门在编制“十二五”工业、交通、水利、自然资源开发等专业规划时,要积极主动同环保部门进行沟通,同步开展各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二)切实完成污染减排任务。必需以污染减排为硬抓手。把氨氮和氮氧化物作为新的约束性指标。一要加快市县第二轮城镇污水处置厂和重点乡镇污水处置厂建设。相关县(市、区)政府要确保市长污水处置厂二期、襄城县污水处置厂二期、开发区、东城区及神垕镇、大周镇污水处置厂按期建成投运,许昌县第二污水处置厂今年6月底前建成投运。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加强督促、指导、协调工作。二要强力淘汰落后产能。工信部门要依照国家产业名录,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各县(市、区)政府要严格依照工信部门下达的淘汰名录,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突出抓好重点行业的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对未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要暂停项目环评、供地、核准和审批;对未完成任务的企业,不予审批和核准新的投资项目,不予批准新增用地,市环保局要统筹协调,严格把关。许昌县、魏都区务必完成关停7条造纸生产线任务。发制品废水、废气污染整治是单薄环节,县(市、区)要将发制品行业整治列入重要议程,禹州市、许昌县、魏都区、经济开发区要开展发制品行业整治,确保专业园区之外的发制品企业年底前全部关停到位。三要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