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年起扩大到乡村建成区(含主城区和新区已建成区域)所有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2001年以来新建的住宅小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要率先实行垃圾分类,新建住宅小区由于基础条件较好,要全面普及垃圾分类收集;第三步,2012年到2013年,乡村建成区所有单位、小区、门店都要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垃圾分类工作得到全面普及。为什么要用35年的时间?这是根据工作的推进力度、群众的接受水平,来估计完成目标的时间。工作力度到群众的认识提高了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就是举手之劳;如果工作跟不上,磕磕碰碰,就只能用5年的时间。为什么去年试点111个单位目标具体,后期目标讲得不具体?也是为了留下工作空间。市创建办要做好调查,根据扩大试点情况,确定明年的具体目标,明年的目标实现后,再稳步推进2012年和2013年的工作。力争用35年时间,把三步走目标落实到位。
三、措施要落实
以下6项措施要认真把握、切实落实。垃圾分类工作要靠全党动员、全民动手。
1.搞好规划。市发改委在制定年度计划、中长期发展计划时。已建小区要根据需要合理增设分类场房,新建小区要一步规划到位,要预留垃圾分类就地分解场房的空间。市城管局要修订完善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操作方法,进一步细化规划建设和宣传推广的责任,要不断改进操作方法,对不按规定规划要求进行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收集、运输、处置的行为进行依法惩办。
2.规范运作。垃圾分类收集设施要规范、处置工作要规范。分类收集的终端处置和源头分类要有机结合起来。可回收的集中起来变卖成钱,厨餐垃圾送到制肥企业变成肥料,可燃垃圾送到电厂发电,有毒有害垃圾运送到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
3.加大投入。市、区县两级财政和物业管理单位都要加大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的投入力度。要建设垃圾分类存放的场所。
4.强化监管。一要强化宣传教育。这是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具体化。要从源头抓起,培养每个居民、每个单位职工的自觉性,一家一户内、一个单位内人人动手,通过举手之劳来实现垃圾分类。源头分类非常关键,垃圾分类收集的关键和核心在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个住宅小区要监管到每个楼道;每个楼道要监管到每个住户;每个单位要落实到每间办公室。要逐户、逐单位监管,看垃圾分类设施是否到位、各项措施是否到位、源头分类是否到位。要探索新的措施,如新闻媒体、宣传单位,包括城管监管人员,发现混合投放垃圾的可对所在社区或单位曝光批评。
5.大力宣传。要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的宣传。通过年历年画、执法车辆、电子屏幕、各类会议进行宣传;通过课堂宣传,推广“小手拉大手”活动;坚持单位、社区定期宣传。要搞好属地宣传,深入到小区住户、机关单位,逐户居民、逐个单位面对面的宣传,把垃圾分类收集的意义、各类设施规范、处置的方法、操作的流程等宣传到位。通过广泛、深入、耐久地宣传,达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意义群众知晓率100%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主要方式群众知晓率100%市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行为形成率100%通过普及宣传、深入宣传,农村的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行为形成率也要在35年的时间达到50%以上。
6.严格考核。要建立制度。一级抓一级。要加强对居民住户的监督,对每个楼道的监督,对每个堆放点的监督,建立健全工作制度,通过制度来约束行为,通过制度来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市创建办要继续加大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的全面督查,定期通报进展情况。属地单位要切实履行好职责,坚持垃圾分类收集的属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