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68.3亿元,仅占全省的4.6%平均数上,由于我集聚区数量多,投资总量小,排名更靠后,总投资平均只有4.6亿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6亿元,与最高的漯河差11.7亿元,全省倒数第4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平均只有0.9亿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8亿元,与最高的鹤壁差3亿元,全省倒数第3工业项目投资平均只有3.5亿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2亿元,与最高的漯河差13亿元,全省倒数第4各集聚区排名上,投资总额和基础设施投资额排名前30位的只有市产业集聚区,而排名后30位的则分别有7家和8家。
(二)主导产业不突出。市15个产业集聚区通过规划编制都明确了主导产业。但严格地讲。不能完全体现“竞争力最强、生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要求,存在盲目性和盲从性,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因而最终难以形成特色产业优势,难以推动产业集聚。4月份,围绕“四一”招商行动方案制订,要求各产业集聚区上报主导产业,15个产业集聚区在规划已完成报批的情况下,仍有1/3集聚区对已明确的主导产业模棱两可,显得没有信心,有的多次要求修改,反反复复才定下来。观摩中我看到长垣县产业集聚区的起重机械及配件业,其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已达60%以上,竞争力逾越上海、大连的同类企业。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以新资料产业为主导,通过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形成的硅、钛新资料等优势产业集群。这样的产业才是主导产业,才有竞争力,才有支撑力。反观我各产业集聚区明确的主导产业,不能不认真深思。
(三)集聚发展不迅速。经过两年多的发展。集聚区作为项目落地的载体作用得到明显发挥。但要清楚地看到大部分产业集聚区仅仅是解决了项目集中落地、企业集中发展的问题,而没有真正做到围绕主导产业选择项目,围绕延伸产业链条集聚项目,企业间的关联性较弱,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和密切的内在联系,没有形成集群链式发展的有机群体。通过这次考察学习,应该能够看到好的产业集聚区都有相同的特点,其中突出的就是产业关联度高,比如遂平县产业集聚区通过推动徐福记、众品、思念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集中布局,形成了从种植、养殖到加工再到冷链物流的完整产业链。
(四)招商效果不显著。大招商活动开展以来。坚持“五个三”招商方法,落实“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法,开展“四一”招商行动,掀起了招商引资高潮,但从总体上看招商引资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首先在目标上还存在差异。依照《市大招商活动“四一”行动方案》制定的目标,每个产业集聚区要力争引进工业项目10个以上,总投资额不少于10亿元。其中,工业城工业项目不得少于15个,总投资额不少于30亿元;潢川经济开发区、上天梯产业集聚区工业项目分别不少于15个,总投资额分别不少于25亿元。对照这个目标,6月底,还有11个产业集聚区累计引进资金没有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其中商城、金牛山、明港和史河湾四个产业集聚区引进资金没有逾越亿元。其次在引进项目质量上还不理想。集聚区产业发展需要大项目、大企业引领,但我引进的项目、入驻的企业不只少而且小,投资上亿元的项目寥寥无几,而其他市十几亿、几十亿的项目比比皆是科技含量、技术水平、产品档次和市场占有上普遍比我高,通过一个项目就可以带动一个产业兴起、支撑起一个地方发展。比如济源玉川产业集聚区新上的中博集团新能源产业园,项目总投资达18亿元,项目达产后可年新增营业收入12亿元、利税1.6亿元;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中航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36亿元,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可超过150亿元,利润超越15亿元。
(五)政策落实不得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