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社会公益研究的支持,形成更加符合公共财政的投入结构。三是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和全社会增加科技投入,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采取贷款贴息、担保、信用体系等有效手段,鼓励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国际资本对创新活动的支持,大幅度提高全社会科技投入水平。四是加强对政府科技投入的管理。建立科技项目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强化科技项目的信息管理、推荐、引进和监督等工作,对科技项目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
(六)要在落实科技为民上取得新突破。要加强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围绕人口与健康、公共平安、城镇发展、新农村建设等重大领域,重点研究突破重大污染性疾病防治、食品平安技术、建筑节能等关键技术,攻克一批重大公益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提升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二是要实施节能减排科技工程。推广一批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把科技创新效果惠及千家万户,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三是要加大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力度。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选派一批优秀科技人员深入中小企业和农村,开展科技创新和效果推广服务。实施科普及适用技术传达工程,组织开展经常性地送科技下乡活动,增强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
三、激励科技进步与创新要有新举措
一要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科技创新工作作为外地的重要工作任务来抓。坚持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加强科技进步目标考核。机构改革后的科技部门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发挥科技综合管理职能作用。企业主管部门要研究制订企业经营者科技进步责任制,并实行严格考核。各部门、各单位都要从工作实际动身,研究制订推进科技进步工作的政策、方法和举措,努力形成推进科技进步的强大合力。
二是努力构建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要用足用好国家、省有关政策。确保各项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落实到位。要积极探索建立更加有利于科技进步,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新、守业积极性,有利于产学研结合和促进科技效果转化的新机制和新体制。通过深化改革,有效整合全市科技资源,逐步消除制约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发明一个更加开放的促进交流与合作的科研环境。
三是切实发挥好科技对魅力建设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强社会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加大医学医疗、公共卫生、乡村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减灾防灾、交通等公共领域先进技术和关键技术开发应用。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要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实施百万市民科学素养提高工程、农民星火培训计划,建设一批科普教育基地和设施,不时提高全市人民科学文化素质。要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大对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力度,加快种养殖技术和新品种、农业深加工技术和产品的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发挥科技专家队伍优势,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通过专家咨询和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将农业新技术、新知识和新产品送到广大农村,进入千家万户,让广大农民依靠科技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施展才气发明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实施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同志们新的形势和任务。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创新型建设,任务光荣而艰巨。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安排,全面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清形势,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求真务实,为繁荣发展全市科技事业,为魅力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