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刑事执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与配合,形成打击食品违法犯罪的合力。凡是涉嫌犯罪的必需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惩办,决不能以罚代刑、以罚代管。重大典型案件查处结果要及时向社会公布。
三是建立食品质量预警和平安事件应急机制。要以息发布平台为依托。发布预警息,有效防范或制止区域性、行业性食品平安问题的发生。被警告或警示地区的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在规定限期内对辖区内的有关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整治,经整治合格后,方可解除警告或警示。要依照发现及时、反应灵敏、控制得力、处置得当、运转高效的要求,建立和完善食品平安应急处置机制,充分发挥食品平安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健全重大食品平安事故应急指挥工作机制、工作规范和工作流程,并注重实践演练,提高重大食品平安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积极应对突发重大食品平安事故。
四是建立健全食品平安规范和检验检测体系。检验检测是食品平安监管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发挥农业、畜牧、质监、卫生等部门检测机构的作用。依照整合资源、共享息、中介服务、手段一流的目标要求,形成检测资源共享、检验数据共用、检测结果互认的工作格局,提高我市食品平安检验检测水平。卫生部门要切实负责,结合我市实际,具体做好我市一次性餐具消毒的行业规范制定工作。各县区要对一次性消毒餐具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清查,廓清底数,加强监管。
三、落实好食品平安各项工作措施。
各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也已基本明确,市食品平安工作的总体思路已经确定。下一步需要各个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食品平安工作。
(一)加强领导。将食品平安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亲自过问,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要完善食品平安工作的责任机制。食品平安法》明确,各级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是食品平安监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要强化责任落实和问责追究,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把监管责任层层落实到位。要进一步理顺食品平安监管职能,监管部门要积极与编制部门沟通汇报,依照上级机构改革的要求,将职能尽快划转到位。机构改革未到位前,要严格依照原职能分工,站好最后一班岗,确保各自承当的监管工作万无一失。
(二)加强联系。提高认识,建立部门联动和定期联系工作制度,加强协调,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做好工作。要在市食品平安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及时通报情况,交流经验,研究对策。市食品平安委员会办公室要发挥牵头、协调和参谋作用,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加强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和日常监管的机制与措施。要积极探索息、技术资源共享机制,降低行政本钱,防止重复检测,减少多头重复执法,形成“1+1>2效应。食品平安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配合,特别是要加强与食品平安委员会办公室联系,支持其开展工作。
(三)加强保证。逐步改善监管执法和检验监测技术条件,保证食品执法和监督抽检等经费。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平安执法队伍的思想、业务和作风建设,挑选素质高、作风硬的优秀人才空虚到食品平安监管第一线,要切实关心执法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为食品平安监管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四)加强督查。督查检查必需坚持明察暗访相结合,建立健全食品平安督查督办机制。市政府将适时派出督查组,对各县区和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督导检查,及时、准确了解全市食品平安监管工作情况,各县区也要加大督查力度,确保食品平安整顿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食品平安工作事关人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