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两级法院完善了非工作日立案、当日立案、电话立案、网上立案、巡回立案等多元化立案工作机制,基层法院组织开展“法庭进社区”法庭进农户”活动。诉讼服务中心自6月份投入使用以来,共接待当事人45745人次,提供法律咨询、案件答疑、来访查询、立案调解9852件次,发放资料5654份,提供复印、传真、上网服务5949人次。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司法救助力度,为89件案件的132名特困当事人发放执行救助资金460万元,对1828件案件依法减、缓、免交诉讼费544万余元,使没钱的人也能打得起官司。最高法院和省法院的主要领导到院视察诉讼服务中心时给予高度评价和大篇幅的批示。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全市法院系统立案工作进行视察和民主评议后,也给予了充分肯定。诉讼服务中心在辽沈晚报》全民评选活动中,被评为2010十大“城变”之一。服务功能的改善使当事人到法院诉讼既感到温馨又感到方便。
(四)加大审判监督管理力度。
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是人民法院公开、公正、廉洁司法的实质要求。对此,一是增强了接受监督有效性。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两级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专门召开县(市、区)人大常委会领导、人大代表座谈会,征求对法院工作的意见。积极拓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了解、监督法院工作的渠道,选取43件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邀请480人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法庭庭审和听证会;组织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主体的作风形象监督员100多人次,对基层法院纪律作风进行明察暗访,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全市法院进行通报;多次邀请社会监督员召开座谈会,虚心听取监督意见,认真落实整改措施。积极料理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对收到28件代表建议、政协提案,期限内全部办结。同时,接待代表、委员来信来访88件,办结76件,尚未办结的均及时将有关情况回复了代表、委员。认真审理检察机关抗诉案件,依法受理案件41件,审结19件,依法改判、发回重审7件。
目前,二是扩大了法院工作的透明度。积极开展人民陪审员工作。人民陪审员数量已达603名,参与两级法院审理案件11075件,比去年增加49.7%继续坚持新闻发言人制度,先后就设立社会工作者站、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廉政文化建设等重要工作召开12次新闻发布会、通报会,及时向社会公布、通报法院工作。对互联网站进行了改版,目前,15个基层法院已全部开通了互联网站,增加了新的内容,加强与公众的互动,扩大审判工作的公开度,增强法院工作的透明度。
实现了两级法院审判流程、司法统计、业绩考评、案件评查统一管理。建立了审判工作运行季通报、超审限案件预警催办等制度,三是创新审判管理机制。市法院成立了审判管理办公室。加强审判运行动态监控和管理,严把审判质量关。认真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工作,对二审和再审改判的案件进行重点评查。审判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一审上诉率和二审改发率比去年分别下降了0.8和0.7个百分点;未结案件比去年下降6%人均结案数64.5件,居全省第一。
(五)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选派了5名优秀干部到5个基层法院任副院长,市法院新增了2名院级领导。先后调整、选任了26名中层干部,进一步加强了队伍的组织建设,增强了队伍的战斗力。深入开展了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和“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干警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大力选树和宣传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一步激发了干警学习先进、争创先进的热情。认真组织执法大培训活动,积极开展“办案能手”调解能手”执行能手”等评比活动,组织法官广泛参与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