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发展的势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正确处置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速度与效益、质量的统一,做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要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推动产业从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时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要大力推进生态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区域环境,以环境优势来赢得竞争优势、发展优势,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
二要加强监管、提高服务意识。但监管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最终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要正确处置服务与把关,当前与长远、效率与质量、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切实改进服务经济方式,努力为促进经济发展、结构和谐社会站好岗位、服好务。当前的形势下,环保部门服务全州经济发展要着力体现“三个加快”一是保增长上,要加快重点项目的环评审批进度。建设项目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定要提前介入、做好服务、加快审批。二是促发展上,要加快推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维护和生态建设是中央加快藏区发展的投资重点之一,环保部门要抢抓机遇,落实专人负责环保项目的储藏、筛选等工作,积极争取项目,进一步强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三是调结构上,要加快污染减排工作的进度。切实把污染减排作为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努力提升发展的质量。
三要加大农牧村环境维护工作力度。环保工作的重点主要在乡村,乡村环境维护力度不时加大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农牧村环境维护相对单薄,农牧村环境维护基础设施单薄,缺乏有效的环境监管,存在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群众环保意识淡薄,导致农牧村环境平安隐患较大,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今年全州要完成33个农牧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各县市要在对农牧村环境调查的基础上,至少筛选出1-2个有特色、改造见效快的村庄,编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多渠道筹集资金,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中治理,因地制宜对饮用水源、生活垃圾和污水、畜禽粪便、农牧村能源、美化绿化等进行重点治理,建成农村环境整治典型示范点。
三、突出重点。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各县市、各有关部门必需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认真分析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快推进环保各项工作,做到维护生态环境中最大限度地保障发展,推进全州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大胆探索实践。这既是对当前我国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的深刻反思,也是新世纪新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新任务、新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敢于大胆探索实践,善于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州委、州政府积极开展了腊子口论坛”绿色长征”等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实践。通过这些生态创建活动,不只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宣传了生态文明,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活动,要在建立机制、搭建平台、抓出实效上下功夫。一是各县市要建立党委和政府领导、人大和政协监督、部门分工合作、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建设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统一规划、统筹布置,总体推进。二是环保部门利用生态文明建设,主动搭台,整合各部门、各单位的资源和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提高整体水平,有效解决重大社会、经济、环境问题以及与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