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各部门协调配合、卫生部门具体实施的工作管理体系。
2宣传发动到位。各乡镇及有关部门把宣传工作作为关键措施来抓,通过广播电视、散发宣传单、制作宣传栏、进村入户宣讲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新农合政策。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县、乡、村干部分片包干,卫生局派驻工作指导组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向农民面对面讲解新农合政策、目的意义及相关规定;全县共出动宣传车走村入户宣传60余辆次;发放新农合宣传手册和县委、县政府致农民兄弟的一封公开信各7.2万余份;县、乡、村悬挂宣传横幅和标语500余幅;县农医局统一设计制作永久性宣传栏236套,还利用农民赶集时间,组织定点医院和农医所人员进行义诊和新农合政策宣传;县电视台不只对政策进行了宣传,而且对县领导6次专程送大额弥补费用到户的情况制成专题新闻,电视台滚动播出,扩大了新农合工作在广大农民群众中的影响;通过深入广泛宣传,增强了广大农民朋友对新农合工作的解,提高了农民参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监督检查到位。统一制作,并分别悬挂在显著的位置上,让农民群众一看就清楚,一问就明白。二是加强基金监管。依照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要求,县财政局、农医局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户、专账。实行收支两条线,资金封闭运行。基金调拨时实行“双印鉴”制度,做到财政账户只收不支,农医局账户只支不收。三是强化督促检查。县新农合管委会、监管会定期或不定期对农医局和各农医所的工作运行情况以及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行为进行督查,农医局每月对各农医所和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确保了新农合试点工作规范运行。四是实行阳光操作。农医局、农医所每天要对定点医疗机构参合农民住院进出情况进行了解,且实行定点医院对参合农民住院情况向农医所或农医局报告制度。通过举报电话以及每月更新内容的公示栏,对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确保了参合农民的参与权、监督权和知情权,确保了新农合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办事公开、公平、公正。
4设施建设到位。为农民提供便利、平安、有效、适宜的医疗卫生服务,各地加强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新农合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今年全县争取到乡镇卫生院发展国债资金145万元,用于野市、锦江、芦洲等6个乡镇卫生院的改扩建项目,使乡镇卫生院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善。加强了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意见》促使各乡镇卫生院在服务、管理等方面有了整体提高。依照80%以上村卫生所达到达标村卫生所规范,强化了村卫生所建设,使村卫生所真正成为农村预防保健、医疗救治和健康教育的阵地。
但这项工作仍处于试点阶段,尽管我县的新农合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示在一是对新农合制度认识缺乏。个别干部对这项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临时性认识不足,对政策学习的不够,理解的不透,掌握的不准,对试点工作存在畏难情绪。二是群众对新农合政策的知晓水平不够。有的虽然参与了合作医疗,但对政策一知半解,甚至在理解上有偏差。如有的农民对住院才干补助不清楚,拿着门诊发票去报销;有的对设置起付线不了解,对医疗费分段计算补助也不了解。三是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不高。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条件落后,人才匮乏,难以为群众提供满意的医疗技术服务;局部医院的医务人员对合作医疗政策的知晓水平不高,不能主动为就诊病人提供合作医疗方面的服务;少数定点医疗机构还存在着收费不规范的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有待于我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年度新农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