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并在二级以上医院全面推开,不时改善就医环境、优化诊疗流程,促进内部机制创新,保证患者得到方便、快捷、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通过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完善职业发展条件、改善执业环境,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同时,还要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的有效实现形式,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力争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效果,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惠民便民措施普遍得到推广。
三要以群众受益为核心。市新农合的参合率、筹资规范、弥补比例不时提高,为缓解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一定要坚持抓好这一基本保证制度建设,今年,国家将再次提高对新农合的补助规范,省、市也将提高新农合政府补助规范,一方面我要巩固参合率,政策范围内逐步提高弥补比例,扩大普通门诊统筹弥补和特殊病种门诊弥补范围,坚决把政府补助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加强新农合基金的监管和运行水平,新农合参合人数多,定点医疗机构点多面广,管理经办机构力量单薄,随着保证范围逐步扩大,必需用新手段下大力气实现有效监管,杜绝漏洞,严格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切实管好用好农民的救命钱”要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新农合信息网络系统,完善新农合基金管理预警机制,提高监管能力,从方便群众入手,简化报销手续和工作流程,提高效率,确保基本医疗保证制度覆盖城乡全体居民,保证水平显著提高,让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这一制度的优越性。
四要以增强服务能力为重点。必需作为战略重点。要加大市级综合医院二期项目建设力度,努力将市级综合医院建成区域的医疗、预防、教学、科研相结合的技术中心,提高市级医院大病救治和疑难杂症诊治水平,为基层医院提供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继续实施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城乡一体化管理,不时提升县(区)医院罕见多发疾病和危重急症病救治能力;全面提高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础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逐步使服务对象从患者个体向社区居民群体转变,服务项目从单纯的医疗服务向“六位一体”综合服务转变,服务过程从不连贯的诊疗服务向全程健康管理转变,服务方式从主动等待病人上门向主动进入社区家庭转变,满足社区居民医疗保健需求;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全科医生培训、招聘执业医师、选拔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服务等工作,鼓励人才向基层流动。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大力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工作,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基层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二)提高卫生应急能力。市人口集聚性高、人口密集度大,突发事件、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要认真总结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的胜利经验和教训,进一步修改完善各级应急预案。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全市公共卫生体系和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强化预警预报预测工作,要重点做好重大污染病防控工作,加强卫生应急队伍的培训和实战演练,及时充沛贮藏应急物资,做好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准备。另一方面,要依托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行重点人群综合干预战略,防治重大疾病,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加大地方病、慢性病、职业病、妇女儿童罕见病、多发病防治工作,继续实施白内障复明、唇腭裂修复项目,切实降低疾病危害水平,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三)完善互联互通。网络软件系统要有前瞻性、超前性,要与社保部门、与全省卫生信息系统以及“三网合一”建设工作进行有效对接,做到统一规划,同步建设,要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