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细化各个环节,算好政府投入账、群众利益账、社会效益账,确保可行性。三是突出规划的权威性。今年始,每年年初依据总体规划列出当年项目建设计划一览表,并对规划实施进行全过程监管,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2借共建之力建设项目。项目是社区发展的载体。社区建设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充分借助共建的政策和机制平台。增强社区发展后劲。一是明确项目重点。把项目重点放在解决民生问题、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服务水平、完善社区功能上来,重点建设与社区规模相适应的园林绿化、道路交通、环卫和给排水、供气等公共服务设施,协调乡村发展,满足群众期待。二是加强项目衔接。市直部门、街道和社区要在项目建设中增强主动性和创造性,主动设计项目,主动争取项目,主动推动项目,把项目政策用足用活。三是加强项目管理。统筹安排社区项目建设进度,加强对项目建设的审核监管,规范建设资金的使用,制定实施项目建设的质量保证、平安保证、工期保证措施,确保项目建设快速、有序推进。
3借共建之力加快发展。社区发展事关全局。激发驻社区单位、组织和全体成员支持、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全面推动社区发展。一是借力提升社区服务。积极开展驻社区单位与居民自助互助服务,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社区服务组织,培育中介组织和服务实体,形成政府公共服务、社会互助服务、市场有偿服务相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二是借力发展社区经济。充分挖掘社区优势资源,着力解决发展所需场地、资金、技术等问题。盘活社区闲置资源,鼓励采取有偿转让、承包、租赁、入股等方式兴办二、三产业,发展壮大社区服务型经济、税源型经济、公益型经济。三是借力建强社区队伍。通过结对共建,加强与驻社区单位党组织的联系互动,加强社区“两委”班子建设,推动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规范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和群众性组织,扩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努力建设一支服务专职、作风优良、人员稳定的社区工作队伍。
四、不时创新共建机制。锲而不舍地推动共建发展
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健全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不断探索适合社区发展的新路子。完善机制,激发合力,推动共建活动继续长效开展。
1丰富共建形式。以共同需求、共同目标为纽带。探索共建途径。组织引导供水、供电、供气、电信、广电、环保、公安、建设、交通、文化、体育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将服务延伸到社区,及时为居民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急、难、险问题,宣讲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和生活常识,着力拓展共建工作的空间和领域,形成“党建联抓,共建坚强堡垒;经济联帮,共谋发展大计;治安联防,共保一方平安;环境联管,共创洁净家园;服务联手,共筑民心工程;教育联办,共育时代新人;文明联创,共享美好生活”七联七共”机制,为构建和谐家园奠定良好基础。
2深化共建内容。根据新的情况和新的要求。社区扎实推进“家文化”和社区工作规范。形成一个有机完整的管理系统。二是行业规范化。探索制定社区管理的统一行业规范,引导社区管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轨道。三是责任具体化。将管理职责细化到人、事、时、位,确保社区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四是工作规范化。对社区工作形成基本规范,明确基本要求,提高工作效率。五是议事民主化。健全和落实代表大会、协商议事、听证评议、社务公开等民主制度,保证广大居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六是事务流程化。制定社区管理各项工作的流程规范,用流程规范来简化预案、协调关系。七是组织网络化。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社会服务与党组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