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基本要求是保证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遥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异。让广大农村孩子公平享受教育资源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学习贯彻“全教会”和教育规划纲要上,要解决好上学难这一农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大事。要抓住我县农村教育中的突出矛盾,思想上高度重视,布局上科学合理,投入上重点倾斜,师资上不断优化,管理上全面加强,不时缩小城乡差异,努力办农民群众真正满意的农村教育。
一、高度重视。
办好农村学校,农村教育是发展县域义务教育的重点。发展农村教育。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教育工作作出的安排,就必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依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始终坚持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促进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要以强化政府责任为关键,形成大力办好农村教育的合力。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把大力办好农村教育纳入农村改革发展总体规划,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根本之策,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教育工作统筹领导,强化政府责任。
二、倾斜投入。
明确各级政府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湘西州委、州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州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共同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基本需求。要在以县财政投入为主渠道的前提下,积极寻求国家、省、州转移支付资金资助。充分利用好省对湘西贫困地区教育制定的优惠政策,抓住发展机遇,并结合教育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发展规划。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证机制,进一步提高经费保证水平,继续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全面健全学生资助体系,保证经济困难家庭儿童、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平等就学、完成学业。要通过多种途径,尽快解决教育投入缺乏这一制约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促进教育事业继续、和谐、健康发展。
三、倾注人力。
着力建立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政策保证机制和农村教师队伍的补充机制。一是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农村教师待遇低,农村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当前要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住房条件差,加上城乡差别大,年轻老师找对象都存在问题。因此,只有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解除他后顾之忧,才干留得住人,进得来人,才干真正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二是改革教育人事制度。要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对在职农村教师要定期开展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考评,淘汰不合格教师,并妥善做好分流工作。三是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对教师缺口大的农村学校要尽快予以解决,新增教师要优先安排到师资紧缺的农村学校任教,并出台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制度,开展“捆绑式”对口支教工作和名师支教工作,大力推进和鼓励城镇富余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四、加强管理。
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开足开齐课程计划。要依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计划,强化教育管理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目前。保证农村学校开足课程,对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