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把关不严、村级资金管理不到位、民主理财走过场、村务财务不公开的问题,真正发挥乡镇会计服务中心在监督管理村级财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三、关于土地流转及适度规模经营工作
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政策,规范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土地产出效益,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需要。3月下旬,必雄同志率团赴重庆、成都进行了考察学习,两地的主要作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关键是抓好“三个集中”即通过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和第三产业发展,为农民向城镇转移发明条件;通过农民向城镇集中,聚集人气和商机,进一步带动产业和城镇发展,为土地规模经营发明条件;通过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双溪村积极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组建“重庆双溪新农村建设有限公司”流转土地4100多亩,引进重庆光大畜牧业有限公司建起了一家集现代农业、畜牧业、环保产业、乳制品加工业为一体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重庆北碚区水土镇大地渔村农民在上世纪90年代末,采取土地互换、租用等方式,调剂土地,挖池养鱼,成片发展,形成渔业基础。目前,该村成片养鱼已经达到1500亩。村里还组建了有120户农户参加的养鱼协会,完善了村级公共设施建设,形成了集休闲、娱乐、旅游、垂钓、餐饮为一体的具有川东风貌的园林式渔村。
为我提供了破解“三农”难题、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思路。目前,外地的胜利经验。市农村的土地流转尽管在数量上有了一定发展,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土地流转规模不大不规范、土地流转后管理没跟上、土地承包大户经营能力偏低、土地流转中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等。据调查,年我市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面积6.02万亩,仅占耕地面积的4.1%占流转面积的16.3%其中承包100亩—500亩的面积有1755亩、14户,仅占规模经营面积和经营户数的3%和1%而且规模经营水平不高,规模经营户一般以种养经营惯例品种为主,块头不大,布局零散,经营耕地质量差,排灌设施不齐全,规模经营效益不明显。
引导好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结合天门当前的实际,如何规范土地流转。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对二轮延包不彻底的地方要认真做好煞尾完善工作。涉及到少数村组和少数农户要求确权确地的问题,要重点解决。二是规范土地流转。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去年省市两级分别下发了文件,各地要严格依照文件精神和相关的法规政策,对已发生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进行全面清理和规范。手续不完备、合同条款不齐全的要尽快补全;对显失公正的流转合同,要通过说服教育,引导双方重新签订合同;流转弥补不到位的要按合同落实到位。三是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要加大宣传力度,消除已经转出土地农户的后顾之忧,确保他能按期收回承包权,获取应有的流转费。同时,要创新模式。目前的重点是搞好规模经营的引导试点,通过宣传发动和效益比较,培养群众的经营意识。要借鉴成都市温江区土地流转的三种模式,进行分类指导。第一种类型是依照大统筹、大集中的思路,对农民“双放弃”放弃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后的宅基地和耕地两类土地实施整理,推进土地跨区域流转。第二种类型是以项目为依托,引进和培育各类项目和企业,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的规模化生产经营,推进土地就地集中流转。第三种类型是以“两股一改”为抓手,即集体资产股份化、集体土地股权化和以农民转型成市民为主要内容的村改社区,将集体资产和土地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