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层薄。分布广。
5科技应用水平低。一是粮食复种指数逐年下降。年县粮食作物总播面积为38.96万亩。比全市、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59公斤和56公斤;玉米单产每亩346公斤,比全市、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48公斤和62公斤。三是农业种植技术推广速度缓慢。年县玉米地膜覆盖率仅为58%水稻轻型简化栽培技术(即水稻软盘抛栽和水稻直播技术)终年推广仅占县水田面积的8%左右。
6种粮比较效益偏低。一是生产资料的逐年涨价。自2003年连续6年来。而粮食涨价的幅度与农资涨幅不协调,从而影响了种粮的效益。二是劳务机耕价格大幅上涨。2003年农村雇工栽田割谷每工为30元,而2008年上涨到60元,翻了一倍。
7涉农服务中心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农村税费改革后。原站所人员置换身份,工作没有稳定性,加之工作经费和劳动报酬不是与工作进度同步,严重影响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8人口增长导致粮食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年。粮食消费总量2.58亿斤(剔除10万外出人员减少的消费量)自给率为84.9%当年缺口粮食3895.8万斤。如果不严格维护耕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预计到2010年,全县粮食缺口将在5000万斤以上。
9现行农村粮食补贴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发放粮食补贴时。部门工作人员监管不到位,导致虚报粮食种植面积,让一部分抛荒的农民领取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助长了农民抛荒之势。
三、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粮食平安责任
提高认识,一是切实提高粮食平安认识。保证粮食平安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各级领导和各个部门要统一思想。要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平安实行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将保护耕地、稳定粮食收获面积、科技推广、土地开发整理任务,纳入乡镇和涉农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二是加快制定粮食平安相关政策。建议出台《关于加强粮食平安若干意见》和《粮食平安中长期发展规划》着重从强化责任、资源维护、科技支撑、政策投入等方面提出保证措施。
(二)严格维护耕地资源
根据实际,粮食生产要切实保证耕地、基本农田的数量和质量。一是加快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结合土地二次调查情况。加快制订外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政府每年要与各地签订耕地维护目标责任状,严格执行耕地维护政策,实行地方“红线”维护制度,把基本农田维护区落实到村组、地块、农户,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二是大力刹住农民私占耕地建房风。首先狠抓清理。全面清查自2003年以来农民私自占用耕地建房行为。其次加快村庄规划。依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对农村各个自然湾进行全面总体规划,尽量利用闲置宅基地资源,鼓励农民改建老房和利用闲置宅基地。同时有关部门要研究出台《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规定》鼓励农民宅基地置换、流转。三是从严执法。对私自占用耕地建房户,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政府要把农民私自占用耕地建房作为考核乡镇耕地维护工作核心指标,明确乡镇政府的守土责任。
(三)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积极向上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农户基本口粮建设、土地开发整理等涉农项目资金。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探索小型水利设施投入管理机制,一是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涉农部门要创新工作思路。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充分调动农民自建自管小型水利设施的积极性。二是加大
突出农业公共服务的同时,农业科技支撑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