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有关事项再三点:
(一)立即开展监督检查,预防公共领域安全事故的发生。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五一”期间安全生产特点,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监督检查:一是加强旅游安全管理。运休办、质监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游客运载工具及带有危险性的旅游项目和大型游艺机等设备的安全检查,加强日常抽查、维护和管理。同时要加强对节日期间旅游交通运载工具和旅游星级宾馆饭店的安全监督检查,做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准备工作,防范旅游车船交通事故、游乐设施安全事故、景区道桥安全事故、淹溺事故、探险旅游事故、食物中毒事故;二是加强公众聚集场所安全管理。节日期间举办的各类公众聚集性活动,特别是举办店庆、促销等大型活动,要按规定严格审批,制定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万无一失。各景区、场馆等管理部门要合理安排游览活动,切实控制好高峰时段游人总量,按照应急预案合理疏导游客,严防拥堵、踩踏等突发事件的发生;三是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消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各类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保证消防设施完好有效,防止宾馆、饭店、影剧院、大型超市、歌舞厅、网吧、酒吧、车站、码头、建筑工地等场所的火灾事故;四是加强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公安、交通、运管部门要严格对运输设备设施进行技术性能检测、检验,加强对客运企业特别是旅游客运公司的监督检查,加强对从事客运安全的监督管理人员和司乘人员的安全教育,确保交通运输安全。
(二)落实各项措施,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汛期到来,气温逐渐升高,是安全生产的重点时期。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防汛、防雷、防台、防触电、防中毒、防暑降温工作,加强对事故多发行业、领域和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检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各项防范措施,切实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各地要立即对辖区内临近山坡的厂房、建筑工地、工棚、公路及矿山采石场、尾矿库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及时排除事故隐患,防止由于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随着气温的升高,易引发危险化学品爆炸、泄漏等事故,安监、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经营、使用等环节的安全检查和管理。要督促、指导企业做好高温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尤其是对夏季露天作业、高温作业工人要提供必要的降温设施和清凉饮料,安排好作息时间。在高温时期要严格控制加班加点,要为一线作业工人配备必要的安全卫生防护用品。有限空间作业要有通风措施,防止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
(三)搞好值守应急,形成联动机制。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节日期间信息沟通和事故响应联动机制。一是要加强“五一”节期间的值班工作,做到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遇有重特大事故或紧急情况,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要按规定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抢险和处置,妥善处理事故善后工作,确保社会稳定。二是要建立安全生产信息专报制度,对“五一”节期间发生的各类事故要及时、如实按程序向有关部门上报。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大家时刻保持警醒,以坚持不懈、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狠抓各项任务和措施的落实,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