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活动,是一项经常性的内部整治,是专项整治的深化和发展。
第三,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是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举措。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必须从生产经营单位的基础工作抓起,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机制。《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在遵守法规、加强管理、健全责任制和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还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安全标准化工作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将安全生产责任从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开始,逐一落实到每个从业人员、每个操作岗位,强调包括安全生产工作在内的企业全部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强调真正落实企业作为安全生产主体的责任,从而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所以,开展好这项工作,有利于促进《安全生产法》的更好实施,有利于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和安全工作的落实。
第四,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是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重在基础、重在基层、重在落实、重在治本,它将引导促进企业在加强基础管理、基层建设和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加大安全技术改造与创新力度,加大持续改进和自我完善力度,加大企业淘汰落后生产技术、设备特别是危及安全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的力度,提高企业的安全技术水平和生产力的整体发展水平,提高安全保障能力,使采、掘、机、运和人、机、料各环节相互协调,规范运作,这就从根本上提高了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从而长期有效地保障企业生产安全。实践证明,哪里的安全标准化工作搞好了,哪里的安全生产形势就会稳定,就会好转,就会长治久安;反之,就不断出问题。
[nextpage] 第五,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有助于提高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安全标准化工作不仅要求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而且也要求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监管行为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因此,有利于提高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水平。此外,安全标准化工作要求安全监管部门不仅要做好制定规划、建立体系、完善标准、开展宣传培训等工作,还要根据标准化的原则制定相关制度和规章、规程,以及考核评级的标准和办法,不断引导和推动这项工作健康发展。通过扎实有效地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会大大的提高我们的安全监管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监管部门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拓宽思路,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要克服“两种模糊认识”:一是取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不需要实行安全标准化的模糊认识。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是达到了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只是满足了准入条件,这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最低要求。二是克服安全标准化要求太高,不急于实施的模糊认识。三年后安全生产许可证延续,安全标准化是先决条件,所以说早行动、早主动。
二、精心筹划,严密组织,扎实有效地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先进的安全理念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出发点,搞好安全标准化必须坚持思想先行,用思想达标带动工作达标。一要利用各种条件,采取各种方式,大力宣传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重大意义,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二要加强培训工作,分级、分层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使他们真正搞清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基本方法,掌握安全标准化工作的相关知识和工作步骤,达到懂得业务、会做工作的目的。三要把安全标准化纳入企业科学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