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的执法执纪能力,创新教育改造机制和长效安全稳定机制,充分发挥法律保障的整体功能。
二、实现与时俱进,建设服务新体系
法治环境就是发展环境,没有良好的法治环境,就不可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构建科学规范的法律服务体系和法律保障体系,是营造法治环境的客观要求。今天,市委政法委就“创建安全城市,打造服务型政法队伍”这一主题进行研讨,它预示着我市的政法工作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把改革发展作为司法行政工作的第一要务,积极构建科学规范的法律服务体系和法律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的重要职能作用,为创建安全城市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适应创建安全城市的客观要求,努力提高普法层次和水平。在“四五”普法中,我们要立足于推进实现社会生活法治化,打造法治沈阳的总体要求;立足于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所确定的宏伟目标;立足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全力抓好领导干部、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四个层面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重点抓好八个结合:普法与加强地方立法相结合,普法与推进依法行政相结合,普法与促进司法公正相结合,普法与增强规则意识相结合,普法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相结合,普法与维护社会稳定相结合,普法与加强道德建设相结合,普法与促进社会诚信环境建设相结合。
(二)适应创建安全城市的内在要求,强化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法律服务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为我国法律服务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对法律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实现社会生活法治化,打造法治的沈阳,创建安全城市,也要求我们必须服务大局、服务稳定、服务发展、服务人民,必须全力加快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
——发展律师公证服务体系。律师公证业的发展要适应入世要求,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服务模式,做到定位于服务改革、开放、稳定大局;定位于适应入世要求,加快与国际接轨;定位于服务沈阳快速发展;定位于大市场、大开放、大服务、大格局的发展思路。
律师服务要实现新发展。三年内,律师服务要在服务人数上实现规模化,力争使律师总数达到全市总人口的万分之六点五;服务分工实现专业化,建成一批以金融、证券、房地产、知识产权、保险为主的专业化分工明确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律师事务所;服务领域实现外向化,在地域、国域上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服务质量实现品牌化,打造一批名牌所,培养一批有知名度的律师;服务队伍实现规范化,认真贯彻省厅有关加强律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开展教育整顿活动,提高律师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准,建立起科学有效、规范有序的行政、行业、内部管理和依法管理机制。目前,我市已建成成百人所两家,50人以上所3家,外地在沈设立分所6家,我市律师所到外埠设立分所4家,特别是省直42家律师所划规我市接管后,我市律师所总数已达109家,律师总数已达1210名,这就为我市律师业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证服务要实现新突破。一是按照市政府有关公证体制改革批复文件的精神,我市公证机构由行政体制向事业体制转变工作已全面展开,这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增强公证公信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二是根据我市经济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公证机构布局,设立了浑南新区公证处,还要逐步向其他开发区、工业区和农业园区等方向拓展,形成新的公证服务大格局。三是抓住转制契机,通过活化用人新机制,落实公证处用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