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优质安全,才能销得好,卖出好价钱。目前,一些大宗农产品相对过剩,安全、优质、特色农产品供应却相对不足,优质农产品特别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价格高于一般产品的5-20,市场需求旺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活动,就是要以加快发展优质、安全、特色、名牌农产品为重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产业链建设,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切实抓好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
今年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目标是:全省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控制在8‰以下,生猪“瘦肉精”检出率控制在1以下;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环境检测评价面积1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突破2万亩;新增无公害生猪产地认定规模5万头,无公害生猪产地认定规模达到8万头以上;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数2个;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6个、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基地2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区8个,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突破2万亩。
(一)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要依托山区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无公害绿色桠柑、猕猴桃、茶叶、优质水果、蔬菜、生猪、山羊、稻米等,大力推广普及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发展优势产业,建立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基地,重点培育一批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创建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品牌,创建一批高规格的标准化示范区,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二)加快我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和农产品的认证创牌工作。要加快健全我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按照网点布局合理、监测有效的原则,完善检测机构,重点建设农产品速测网点和市场检测窗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工作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继续搞好水稻、油料、蔬菜、瓜果、生猪、牛、羊等产地认定工作,加强对已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跟踪监督管理;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加快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正确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共同搞好农产品认证创牌工作,树立我县“品牌”意识,促进我县经济发展。充实仪器设备,改善检测条件,强化检测手段,力争用2-3年时间,基本建立起县级农产品质检站为基础的强制性检验检测体系,以农产品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自律性速测站为依托的覆盖全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
(三)以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为重点,在全程监控上有新突破。紧紧围绕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流通领域三个关键环节,实行“从产地到市场”的全程质量监控。狠抓工业“三废”对农业环境污染的整治,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搞好水稻、蔬菜、茶叶、水果农药残留和生猪“瘦肉精”的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在全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全面推行以蔬菜、生猪为重点的市场准入制度。要逐步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使我县主要农产品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标识化流通、规范化交易,力争在年内,50以上的农产品在不同层次上分别符合“放心”、“无公害”、“有机”的标准,努力实现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和消费。办好基地与市场质量对接的试点,在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超市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标识农产品专销区或专柜,对检测合格标示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推行“产地与销地”、“市场与基地”、“屠宰厂与养殖场”质量对接与互认。
(四)以法制建设为重点,在推进依法管理上有新突破。建立和完善农业执法体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执法作为农业行政执法的重中之重,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农业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整治力度,严厉查处制售假劣、销售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