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的基础还相当薄弱,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等违禁药物和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三大体系”建设依然滞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还不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还不高,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特别是面对“入世”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要增强我县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二、统一思想,提高对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
目前,我国已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用3000多个,全省有70多个,全州有3个,我县还没有。我们应该看到本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现状还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对发展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性,以“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为契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需要。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推进农业标准化,实施农产品认证许可,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把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与宣传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结合起来,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普及质量安全知识,加强管理监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活动措施到位,推动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体系建设。
(二)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农业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安全、段持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产品普遍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亲睐。近几年来,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农产品市场消费安全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是,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农产品质量隐患,如生产过程中使用违禁药物、加工不合格等,对市场消费安全、对消费者利益带来不良影响。只有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强化认证许可,把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与维护农民的利益高度统一起来,使生产和消费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提高我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由数量型农业转变为质量效益型农业,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国内贸易为主转变为国际国内贸易双重推进,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给我省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面临更多的挑战。实践表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达不到国际要求,不符合国际标准,就难以打破国际市场的“绿色壁垒”。我县的农产品质量如果上不去、安全不过关,不但外向型农业无从谈起,而且国内市场也难以占领,现有的市场也将逐步失去。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必须围绕提高我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树立没有质量安全就没有竞争力的观念,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促进我县农产品竞争力提高,扩大优势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发展外向型农业。
(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去年,我县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人均纯收入增加194元,取得了新的突破。但要实现农民长期稳定增收,必须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效益。加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农产品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