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的监察、指导力度,有效地杜绝了事故苗头。
(三)、以“双基”建设为中心,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为总抓手,进一步提高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进一步深化“双基”建设,照加强“双基”工作的要求,认真对照检查,查找问题与不足,围绕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了一些突出问题;把班组无轻伤、区队无重伤、矿井无死亡的“三无”活动纳入“双基”建设的目标体系中强化了安全生产的基础建设和基层建设。继续坚持把矿井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严格落实现场安全环境的标准化和安全操作行为的标准化,通过采取监区自查、职能部门抽查、矿专业组验收相结合的形式,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工作明显提高,为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四)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教育培训,构筑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理念。一是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认真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学习,并通过知识竞赛、规程考试、播放安全避灾常识等形式,采取被动与主动相结合,以考促学、寓教寓乐;大张旗鼓地开展了安全宣传月活动,围绕活动主题,开展了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安全生产常识,制作了下井走廊安全教育一条线,井口大型宣传电子显示屏幕,使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安全生产良好氛围;二是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充分发挥政工职教部门和四级培训机构的作用,强化全员生产业务培训,严格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努力提高从业人员操作技能。重点抓好了入监教育、岗前培训、专业技术教育及特殊作业人员的专门培训工作,增强了全员执行规程的自觉性,克服了随意性和盲目性,为实现安全生产奠定基础。
(五),加大投入,完善装备,走科技强安之路,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
严格按照《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关于规范煤矿维简费管理问题的若干规定》的要求,建立煤矿安全投入保障机制,提足用好安全专项资金,不断改善和提高矿井安全装备水平,提升矿井的安全生产能力。煤矿完成了副井级隐患的治理,及时消除了重大事故隐患。煤矿针对瓦斯突出异常的情况,安装了瓦斯检测系统、瓦斯断电系统和瓦斯报警系统,采取了有效、稳妥的监控防范措施,实现了对井下瓦斯的实时监测。煤矿井下生产进一步采用了综采放顶煤工艺,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有效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增大了作业安全系数,促进了安全生产。
(六)、求同存异、积极稳妥,加大外包队的安全管理力度
根据省局有关要求和月日全省承发包煤矿工程安全监察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吸收和借鉴外单位好的管理经验,进一步规范对外包工程队的管理,把外包工程队伍纳入各矿统一管理中。针对外包队人员流动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重效益轻安全等现状,以及在现场工程质量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三矿都及时制定了措施,与外包队签订了《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书》,加强安全监督检查,明确了外包队确保工程质量的责任,明晰了生产建设的安全义务,一是积极为其创造条件,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维持好正常的生产秩序;二是现场重点监管,杜绝隐患工程;三是加强对外来施工人员控制,强化教育培训,落实好持证上岗问题;四是职能部门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处罚力度,进一步提高外包队的安全质量观念。同时,各矿都结合自己的实际,研究制定了有关安全管理的奖罚规定,定期不定期地对外包队的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制度建设、人员培训、持证上岗情况等进行对照检查,及时解决问题,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生产现场管理状况明显好转,杜绝了“以包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