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了队伍,增强了保障能力。4月19日,国家反恐办到我市中医院检查工作时,对我们组织的医疗救治应急演练,给予了高度评价。五是加强系统内部的安全稳定工作。各单位建立和实行了严格的责任制,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建立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体系。各医疗卫生单位对毒麻精药品、危险化学药品、放射源等进行认真排查,登记造册,并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专人负责。我们主动与公安部门协调,及时处理了市妇幼保健院和市职防所多年遗留的2公斤氰化钾,消除了潜在隐患;以“三类人”、“三类地”为重点,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对“法轮功”人员强化稳控措施,明确专人负责,消除了隐患。
2、科学应对,措施得力,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今年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工作,是对卫生部门应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一是高度重视。今年3月,安徽阜阳发生ev71型手足口病疫情后,各单位把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作为奥运医疗卫生保障的重要内容和头等大事来抓。及时成立了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全市统一整合医疗资源,成立由省、市儿科专家组成的救治专家队伍,为抢救危重症病例提供了保障;创造性提出分级救治、分区管理的救治原则,把病人分重症、次重症、非重症和出院前观察四个级别,实施分级分区治疗;先后开展5个轮次的全员培训,制定出台了《手足口病医疗救治流程》,规范了救治程序;及时明确了手足口病实行定点就诊、定点收治的诊治原则,使我市一度高发的疫情态势得到了有效控制。二是措施得力。疫情发生初期,我们在科学分析疫情的基础上,果断了提出了“两沟通、三覆盖”工作原则,即:加强卫生与教育部门之间沟通,加强疾控与医疗救治沟通;对定点救治医院、托幼机构主动搜索疫情全覆盖,对住院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全覆盖,对住院病人全部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全覆盖,使疫情发生始终呈散发状态,没有出现聚集病例。随着死亡病例的出现和重症病例增加,我们及时提出密切关注“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和重症患儿”的原则,较好地防止了疫情的传播和扩散,实现了“最大限度地防控手足口病疫情蔓延和流行,最大限度地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的目标。三是加大宣传。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科学宣传,让全市百姓知道手足口病可防、可治、可控,不可怕,坚定防治信念,实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
3、反应灵敏,行动迅速,在抗震救灾中充分展示了全市卫生系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过硬素质。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各单位积极行动,主动请战参加抗震救灾。5月14日,我们选派普外、胸外、神外、骨科等医疗救治人员22人组建成保定医疗队,携带18万余元的药品、物资,赴四川德阳市进行紧急医疗救援。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先后救治伤员160名,其中重症伤员75人,手术34例,无一例死亡。受到在德阳灾区指导工作的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和省卫生厅李建国副厅长的好评。根据省卫生厅统一安排,6月26日,我市组织的首批28人医疗卫生防疫队奔赴四川平武灾区,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对口支援。目前,他们在灾区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同时,全市卫生系统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组织干部职工踊跃捐款捐物。截至5月底,市直卫生系统共捐款533.7476万元,交纳特殊党费40.7271万元,团费36850元。
4、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积极推进各项重点卫生工作。在着力抓好“三件大事”的同时,我们统筹兼顾,保证了各项业务工作的同步开展。一是在全省率先启动以“我参与、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