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这些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落后所造成的,而是少数生产经营者丧尽天良,见利忘义,造假售假所致。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从最基础的最根本的建设抓起。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和长效机制,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以培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遵纪守法为核心,通过相应的制度规范运行系统和运行机制的建设,实现褒奖守信惩戒失信,从而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已清楚地表明: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已迫在眉睫,到了非做不可的地步。这项工作已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时,不是可做可不做,而是要非做不可。
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从根本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利于进一步规范食品市场经营秩序,建立起新型的食品安全治理机制,实现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它既是“信用**”的重要内容,又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通过坚强的组织领导广泛的宣传教育系统的制度创新扎实的实践探索不懈的工作努力,把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二当前的几项重点工作。
当前各有关部门各试点企业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下一阶段是试点工作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们能否圆满地完成试点方案所确定的各项任务,能否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的信用体系建设道路,直接关系到试点工作的成败。为此,在下一阶段要围绕主题,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科学的决策科学的判断,而科学的判断则深入的调查。要针对试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深入而细致的调查,了解本行业试点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数量行业分布企业性质组织形式注册资本产权结构经营状况品牌特点履约能力等)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资质是否合法,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是否规范等),对试点工作的认识(包括认知程度参与力等),消费者评价(对食品品牌的知晓度,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等等。对试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社会的基本评价,要做到情况明底数清问题准,发现问题,剖析问题,研究对策,总结经验。
(二)大力开展宣传培训。这次培训仅仅是开始,下一步仍要开展各种培训。通过理论研讨知识培训法制讲座等多种形式,精心组织好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社会信用基础知识食品安全事故案例。信用典型案例和食品放心工程建设等一系列的培训教育工作,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培训对象包括试点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质量管理与技术部门的负责人其他关键岗位的负责人和企业的其他员工,以及食品药品监管农业质监工商卫生贸易粮食等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执法人员和行业协会的有关工作人员。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培训工作着力点应放在严格生产标准,完备生产条件,确保食品质量上;对食品流通企业的着力点应放在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和综合业务素质,杜绝假冒伪劣食品上。通过培训教育活动,要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工作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法人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的意识。应定期对广大消费者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大力普及食品安全信用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人无信不立,企无信不兴,政无信不行”的道理,使诚信成为每一位公民每一个食品企业的立足社会立足市场的根本。
(三)建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