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任务
一)全面开展推进质量振兴工作。建立相应工作机制。认真总结质量兴市、质量兴县(区)活动经验、巩固活动成果的基础上,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推进质量振兴工作的组织领导。将推进质量振兴列入重点工作内容。充实扩展并制定推进质量振兴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措施、方法、步骤、职责,强化政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全面组织实施。年底前,各县区政府要全部开展质量振兴工作。
二)设立市人民政府质量奖。对推进质量振兴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以激励企业努力创新,制定《市人民政府质量奖实施意见》及其评审细则。给予表彰和奖励。追求卓越质量绩效。市政府质量奖每年颁发一次,每次获奖单位和个人的数量均不超过4个,年底前启动奖励评审。各县区政府、各企业也要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
三)积极推进品牌战略。调整和补充全市名牌产品发展规划。争创1个以上中国名牌产品,以全市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中的主导产品、优势产品、特色产品以及市场占有率高、发展空间大的产品为重点。对列入规划的产品重点培育。新增20个以上名牌产品,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累计达到12个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产品达到2个以上、获得省著名商标的产品达到50个以上。名牌产品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
四)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标准制定、修订和升级。充分发挥标准化对提升整体质量水平的先导作用。以全面提升全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服务质量水平为目标。构建科学、完整、先进的标准化体系。
1.加快升级工业产品技术标准。瞄准市场前卫。对本企业的主导产品、优势产品、重点产品的现行技术标准水平进行一次全面评审,各工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要组织力量。对照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寻找差距,准确定位技术标准的提升方向和层次。以定位水平为基准,组织力量全面制定、修订技术标准,实施高新技术产品研发、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以技术标准水平的全面升级带动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和新建重点工业项目的产品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全面实现《意见》设定的各工业产业的质量指标。鼓励外向型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增强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2.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努力构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主要农产品的标准覆盖率达到70%以上,以大宗主导和优势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至优势特色农产品基本形成系列标准化体系。以标准化为先导,带动主要农产品质量的整体提升和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和经营。全面实现《意见》设定的农业质量指标。
3.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有效提升服务业规范度和标准领域覆盖率。鼓励服务单位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深入推进服务企业标准化工作。争取发布和实施1项主体性服务地方标准,重点设置和培育3个省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引导全市服务业逐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服务,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水平。抓紧制定覆盖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贸旅游、医疗卫生、交通运输、邮政通信等服务业的地方标准,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诚信度为重点。要以规范服务行为。加大服务业标准推行力度。
4.强力实施节能减排标准化。对能耗和排放控制标准进行全面修订和提升。以典型经验引导全市循环经济示范区整体建设的科学推进。根据全市地理、气候特征,对全市执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际状况和水平进行全面审查。紧密结合全市实际。督促和推动企业实施节能减排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