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对于行政性债务通过资金调度予以逐年消化;对于因世行贷款项目债务,请求上级财政予以豁免。要把制止新债、化解旧债作为考核乡村干部任期目标和工作实绩的主要内容,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七)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始终把建设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放到重要位置。要始终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1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改变农村面貌需要进行村庄建设和环境治理,但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就是村庄建设。村庄建设必须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要防止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也要防止违背群众意愿随意并村。
2建设新农村必须落实好党的农村政策。深化农村改革。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要长期稳定和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切实保护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巩固税费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把中央近年来出台的扶持“三农”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政策对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效力。
3建设新农村必须实行城乡统筹。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要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尤其要在多予”上下功夫。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强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今年,要做到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量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总量高于上年。今后,要做到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政府征用土地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农村。城市要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农村发展,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建设,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4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尊重实际、尊重群众。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利益。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当地财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不能盲目攀比、急于求成,更不能通过加重农民负担和增加乡村负债搞建设。要注意帮助落后村、贫困村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尊重他意愿,充分调动他积极性和创造性,防止强迫命令。要引导广大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自己的家园。
5建设新农村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注重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要统盘考虑城镇建设和农村发展。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要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科学规划。从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突出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着力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和农民上学难、看病难等突出问题,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个良好开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实行村务公开。要加强农村普法宣传教育,推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