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原则,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全会精神。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二)目标任务。以保障居民老年基本生活为目的以基本覆盖城乡居民适龄人口为工作任务。逐步建立和完善与我县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年全县85%以上的城乡居民参保,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60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人员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确保年年底前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基本原则。
二)坚持从实际出发。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低水平起步。
三)坚持个人(家庭)和政府合理承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
四)坚持政府主导和居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
五)对参保居民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
三、保障范围及对象
具有我县城乡居民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纳入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未参加其他社会养老保险(不含被征地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
四、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制定方案阶段。制定《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细则》和《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施方案》
二)工作准备阶段。
1成立工作机构。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和省、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及《暂行办法》精神。相关部门和单位为成员的养老保险工作机构,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县、镇分别成立由主管领导任组长。并确定专人开展工作。各镇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责任、方法步骤,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
2健全管理机制。印制《缴费证》领取证》参保登记和待遇发放各类业务表册。确保基金存储拨付渠道畅通;制定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落实专用票据;开设基金收入户和支出户。规范业务程序,建立健全基金稽核、内控和管理制度;合理核定启动经费和工作经费并及时拨付到位。
3组织动员培训。召开县启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动员培训大会。学习有关文件和具体操作办法,对各镇分管领导和镇、村业务经办人员进行培训。掌握工作的程序和环节,明确工作职责和经办业务知识。
4开展调查登记。组织力量开展调查摸底。按户进行造册登记,摸清本辖区村、组、农户应参保的人数、年龄、年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人数等基本情况。并将调查摸底情况与公安部门的资料进行核对。
三)参保缴费阶段。
1组织参保。工作人员深入农户发放登记表。组织参保人员选择缴费档次,逐人填写登记。并缴纳保险费。
2督查督办。定期通报。县政府督查室会同县人社局对全县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督办。
3建立档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为参保人员建立个人档案和个人账户。建立电子档案。并将相关信息微机录入。
四)发放养老保险待遇阶段。
1确定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