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国库支付中心或财政专户统一管理。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由县财政、卫生部门依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工作任务和人员编制情况,合理核定收支,并按月预拨经费,保障正常运转。政府对村卫生室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给予补助。
六)推进服务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实现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向城乡全体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阶段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孕产妇和老年人保健,慢性病及重性精神病管理等9大类,并随着政府投入的逐步提高不断扩大。县卫生局抓紧制定全县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和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细则。按照省市分批下达的实施方案实施好结核病和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农村改水改厕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新增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检查等项目。
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继续组织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主要包括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避孕方法咨询指导,发放避孕药具,实施避孕节育和恢复生育力手术,随访服务,开展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及避孕药具不良反应诊治等。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依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为本地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农村卫生人员和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培训中强化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以重点人群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对象为切入点,逐步建立规范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规范管理。要结合实际,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强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中医药的服务能力,提高中医药在城镇医保和新农合制度中的报销比例。
三、实施步骤
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同步进行。自9月份起,全县基层医疗单位开始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保证各项改革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一)明确任务,定编设岗。由县人社、编制、卫生等部门根据《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编制标准》和《省乡镇卫生院机构及编制标准》要求,确定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的工作任务。按照以县为单位统筹安排、总量控制、逐步到位的原则,根据牧区、平原区和城郊区的不同情况,依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工作任务量,分类核定编制,合理设置行政管理、专业技术、后勤保障三类岗位。
二)竞争上岗,全员聘用。由县人社局、编委办和卫生局按照《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方案》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竞聘上岗工作方案》要求,定编和科学设岗的基础上,以“定编、定岗、不定人”为原则,确定竞聘的范围和对象,统一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竞聘上岗。所有上岗人员全员聘用,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一律签订聘用合同,实行合同管理。
三)妥善安置,确保稳定。由人社、编制、卫生、财政等部门根据《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流人员安置实施方案》要求,全力做好分流人员安置工作。对原占编人员的分流,采取系统内调剂聘用、允许提前退休、鼓励自谋职业等多种方式妥善安置,切实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定岗竞聘工作完成后3个月内,分流人员均应妥善安置到位。
四)转变服务方式,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基层医疗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