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作;湖区片重点加强新建,主林带以榆树、沙枣为主,副林带以红柳、毛条、花棒等灌木为主。
6通道绿化:以新铺油的乡村道路和红沙岗镇区、矿区等道路绿化为重点,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大力推广榆树、红柳等乡土树种,降低杨树等高耗水乔木树种比例,完成通道绿化新建50公里;以民武、民湖、民西、民东、裕东等基干公路通道绿化补植为重点,及时进行补植补造,落实灌水、抚育、管护等营林措施,确保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7退耕还林荒沙滩地配套造林及补植补造:结合关井压田规划实施,以压减退出的耕地为主,由林业局负责按退耕还林相关政策无偿提供种苗,由各乡镇统一组织农户自愿进行造林,完成退耕还林荒沙滩地配套造林2万亩。对历年退耕还林成活、保存情况进行全面清查,凡检查验收基本合格和不合格面积的地块,查问题、找原因,全面完成补植补造。
二)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高效益的原则,集中人、财、物力合力攻坚,对生态区位重要、示范效应明显的区域重点进行治理,因地制宜建设不同类型的防沙治沙示范区,总结经验、试点引路、探索模式。
1治沙技术示范区
①建设规模:1020亩。
青土湖治沙技术示范点:以青土湖治沙纪念塔为中心,以民左公路为轴线,以沿线202302米范围内流沙治理为重点,开展治沙新技术、新材料试验示范,面积602亩。
重兴东沙窝治沙技术示范点:以民武公路4648公里沿线,重兴东沙窝西缘向东延伸202302米范围内流沙治理为重点,开展治沙新技术、新材料试验示范,面积402亩。
②技术措施
分段划分不同类型的治沙技术展示小区,开展粘土沙障、尼龙网沙障、麦草双眉式网格状沙障、麦草双眉式行列式沙障、棉花秆、串草把低立式沙障等机械治沙试验示范和秋季造林、保水剂造林、土壤激活剂造林、抗旱保苗移栽袋造林等生物治沙试验示范。
③组织方式:由林业局牵头负责,各有关林业单位具体实施。
2生态型林业示范区
①建设规模及技术措施:总规模18528亩,其中人工造林7028亩,封育11502亩。
民左公路沿线生态治理示范点:至青土湖段两侧150米范围内丘地滩地、沙地面积302亩,穴状整地,栽植梭梭、红柳等沙生灌木;
移民搬迁区耕地综合治理示范点:移民搬迁后退出的耕地面积3202亩,带状开沟、穴状整地,栽植红柳;
移民搬迁区滩地封育示范点:移民搬迁区滩地面积11502亩,设置机械围栏,严格封禁保护,适当进行补植补播,增加林草盖度。
裕东公路沿线生态治理示范点:裕东公路两侧102米范围内滩地面积1202亩(其中县属450亩,石羊河林场750亩)穴状整地,栽植红柳、毛条、梭梭等沙生灌木。
民湖公路沿线生态治理示范点:民湖公路西渠至东镇段两侧2050米范围内滩地面积480亩,穴状整地,栽植红柳、毛条等沙生灌木;红沙梁化音滩段两侧150米范围内滩地面积302亩,穴状整地,栽植红柳、梭梭等沙生灌木;
三角城林场耕地综合治理示范点:压减退出的耕地面积1548亩,带状开沟、穴状整地,栽植梭梭、红柳等沙生灌木。
②组织方式
县属区段民左公路沿线、移民搬迁区、裕东公路沿线、民湖公路沿线造林工作由林业局负责统一规划,划分任务区段,搞好苗木调供、技术指导等工作;由各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