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巩固率达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7%,职业学校学生年流失率低于5%。力争到2020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全省先进行列。二是加快农村医疗卫生发展,提升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年,力争100%的行政村有卫生室,新农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三是完善社会保险制度。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在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受益面,建立城镇居民养老制度。到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达90%以上,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四是加快推进农村敬老院建设,加强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五是扎实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着力改善农民生活生产条件,重点抓好农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用洁净能源、住整洁房屋等五件实事,打造整洁、舒适、文明的农村人居环境。
10.农村民主自治工程。围绕如何进一步规范村委会和村民小组的运作、如何实施有效监督、如何增强村(组)发展后劲、如何凝聚干部群众智慧谋发展等方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重要工作的坚强领导核心。深入开展法律进村入户和创建一批“学法、守法”示范村活动,努力营造学法、知法、守法的浓厚氛围,积极引导群众树立良好的村风、民风。推行“四民主作法”,即遵循“民主提事,集智于民;民主决事,行权于民;民主理事,自治于民;民主监事,取信于民”的议事程序,健全农村民主理财制度,实行村财委托代理服务制,确保村务和财务公开,不断提高村民自治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门研究、协调、解决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按照农村改革发展的要求,强化责任分工,由相关部门单位对照自身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具体抓落实。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利用广播电视、政府网、墙报、标语等媒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在全市营造起全民参与农村综合改革的良好氛围,使广大农村群众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的有力推动者。
(三)财政扶持,保障到位。本着“花少钱办大事,少花钱办成事”的原则,建设公共财政。努力增收节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按照保运转、保重点、保民生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增加对农村改革发展的财政投入,扩大公共服务,合理运用好财政政策,为推动农村综合改革提供经济保障。
(四)总结经验,及时推广。认真总结农村综合改革取得的成效,以点带面,全市推广,确保总体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