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集散、展销、交易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三是抓好国家冬季瓜菜基地建设,全力建设标准瓜菜田,力争年全市建成25万亩标准瓜菜田。四是加快香蕉、芒果标准化基地建设,做大做强香蕉、芒果等大宗水果。五是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力争年全市设施农业面积5万亩以上。六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紧密结合,打造一批有东方特色的农业品牌。七是继续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鼓励有条件的镇、村,通过土地流转,实行连片开发,培育一批具有特色和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镇。
3.农民养猪增收工程。大力推广“五统一分”(即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饲养、统一管理、统一销路、分户饲养)的温氏集团“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财政补贴资金示范作用,大力推广规模化、标准化养猪,加快推进畜牧业发展。到年,改扩建4个优良种猪场,新建10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创建6个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引进2家龙头企业、发展22家养猪专业合作社,实现生猪年出栏66万头、产值8.59亿元,农民养猪人均纯收入797元。力争到年,实现生猪年出栏114万头,产值15.09亿元,养猪农民人均纯收入1380元的目标。
4.村镇统筹规划工程。一是在编制完善全市城乡总体规划的同时,加快编制乡镇小城镇总体规划和行政村村庄规划。城中村和城镇附近的村庄,要注意与城镇规划对接,行政村规划要达到三图一表标准(即现状图、平面图、管线综合图、公共设施一览表)。到年基本完成全市重点行政村庄规划编制。二是高质量推进宜居村镇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原则,高起点制订镇村规划,科学指导镇村建设。重点加强编制好小城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在乡镇小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生态文明村建设,统筹考虑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合理安排农村产业布局等,特别要注意做到镇村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旅游规划相衔接,促进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衡发展和享受配套公共服务,推动城乡一体化形成。
5.农产品深加工流通工程。一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围绕香蕉、芒果、冬季瓜菜等主导特色产业,突出产业招商,引进一批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和特色产业精深加工水平。力争年引进5家以上年加工销售上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二是抓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农超对接工作,引导省外大型批发市场、连锁超市与我市农产品基地对接。加快推进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充分利用海运、铁运等交通枢纽优势,把八所建设成为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同时发挥中心镇功能,建设板桥镇、感城镇、大田镇、三家镇农产品交易市场,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三是发展小城镇经济。抓好板桥镇、感城镇、东河镇、大田镇等中心镇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综合配套功能,通过小城镇改造开发,吸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镇区集中,增强镇域经济实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四是要把建设农产品信息平台作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尽快完善市、镇、村三级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及时了解农产品市场动态,将农产品销售信息及时在网上发布,从网上拓宽销路,以定单促生产。
6.农民增收致富工程。一是落实惠农补贴政策,增加农民现金收入。重点落实好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养猪补贴、渔用柴油补贴等。二是加强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要把培训农民和引导农村转移就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中之重,提高农民技能。在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