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院健康教育,提高各类疾病患者的保健能力。针对乡镇企业的特殊健康问题,加强乡镇企业健康教育,预防职业健康危害。以社区为基础,加强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宣传、制度建设相结合,强化政策宣传,提高农民的健康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五)开展环境健康教育。加强农村居民生活、生产环境保护与改造的健康教育,围绕改水改厕、利用清洁能源、绿色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等内容,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村容整洁和环境安全,建设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四、策略与主要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建立完善“行动”工作机制。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行动”工作,加强对“行动”工作的领导,把“行动”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包括各级“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部门联络员、专业人员和基层业务骨干在内的“行动”组织网络。各地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实施方案,逐步建立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对“行动”工作所需经费予以保障,积极倡导出台有利于农村卫生、农民健康的“行动”相关政策,确保“行动”持续有效地开展。
(二)完善“行动”技术网络,提高健康教育人员素质。建立由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健康教育机构、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和大专院校健康教育专家、医疗机构医学科普专家组成的“行动”专家网络,加强对基层“行动”的技术支持与指导,增强“行动”效果。建立“行动”信息网络,实现“行动”信息资源共享。加强基层人员健康教育能力建设。调整和改善人力资源结构,开展基层业务人员的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社会动员、组织、信息传播与行为干预等基本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结合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配置基本的农村健康教育工作设备、设施与经费,提高健康教育人员服务能力。
(三)加强多部门合作,协同行动。立足于各部门工作的内容与特点,将“行动”纳入本部门的工作规划,整合各部门与农民健康和农村卫生相关的各种资源,将“行动”工作与各部门职责有机结合,为“行动”提供政策与环境支持,形成长效机制。
宣传部门要做好组织、指导与协调工作,将“行动”工作作为农村文明乡镇、村和家庭的评选条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和手段,在涉农宣传中强化农村健康教育的内容,反对封建迷信和不良生活习惯,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卫生部门要发挥“行动”组织和纽带的作用,做好业务技术指导和日常工作。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因地制宜开展面向农民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要为其他成员部门的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做好人员培训、提供健康教育材料、卫生知识与信息等。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强化“行动”工作,同步推进农村健康教育。
爱卫会要把“行动”纳入创建卫生乡镇、卫生村活动,引导农村居民积极参与改水、改厕、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等各项农村环境卫生建设,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农业部门要把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和“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广科学种田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促进清洁能源的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在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农民技术培训等工作中,增加卫生保健的内容。
广电部门要积极推动“行动”音像传播材料的制作与播放工作。各级电台、电视台要适当安排播放“行动”公益广告和音像材料,积极制作“行动”材料和节目,开辟“行动”专栏,要随着“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实施,逐步扩大健康教育覆盖范围。
新闻出版部门要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