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活动方案 >> 工作方案 >> 正文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

前夕,将对此次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推荐到学校进行表彰。第二阶段,从2011年7月开始,着重围绕党的十八大召开开展活动,引导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以崭新的精神风貌,以更加出色的工作业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2012年“七一”前夕,将我系部在“创先争优”中表现突出的集体与个人推荐到学校参加“创先争优”专项表彰。

(一)广泛发动、安排部署(2010年6月-7月底)。主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广泛深入动员。系部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以党总支、党支部为单位进行。各党支部要根据学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召开支部动员大会,做好本支部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安排。

2、制定支部及个人活动方案。党支部要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对党组织和党员参加活动提出明确目标和具体要求。要把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纳入其中,接受师生的监督。以“四个一”活动为抓手,向全系师生公开承诺。为配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在全系各党支部和全体共产党员中开展 “四个一”主题活动,主要内容为:为加强系部内涵建设,每位党员提“一条好建议”;为构建和谐系部,每个支部开展“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每位党员联系“一名(学业、经济、心理、就业)困难学生;为建设符合学校发展的有特色系部,为系部做“一件好事实事”。系部党总支的活动方案在全系范围内公布,各党支部的方案将在我系部党总支范围内公布,每个党员参加活动的计划打算将在各支部范围内公布。

3、组织专题学习。各党支部要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相关文件,统一思想认识,积极投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来。

(二)全面争创、扎实推进(2010年7月-2011年6月底)。主要是以创建“海西先锋团队”、“ 争当师德标兵”和“争做成才表率”为目标。

1、党支部“定目标,创先进”,组织开展“两项活动”:

实施“组织创新”活动。加强我系部教工、学生党支部班子、阵地活动、制度和保障的规范化建设,扩大组织覆盖,强化组织功能,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制定班子成员联系就教研室制度。组织马列部党员骨干教师开展“红色经典讲坛”活动;组织法学系教师开展网上法律诊所服务。

实施“师德师风教育”系列活动,开展师德学习教育及师德大讨论、组织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参观、调研、实践,加强职业素养与训练、组织开展学生对教师师德、教学水平的满意率调查” 建立完善师德考核制度活动。

2、教工党员“重承诺,比贡献”,实施两项活动:

实施“岗位奉献”活动。开展我系教师讲课、说课比赛,课件比赛等活动。

实施“服务师生”活动。制定系列活动内容,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结对帮扶、走访慰问、奉献爱心等活动,深入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师生工作,帮助师生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组织学生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引导我系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进一步走出校园、服务社会。利用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的社会实践平台,走出校园,服务社区、服务社会、服务公民,以树立法学系大学生的良好形象。教工党员:建立系内教师“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师徒结对帮扶,指导年轻教师规范教学行为,参与教学改革,缩短成长周期,开展走访慰问。超级秘书网ht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机电及自动化工程系创先争优实施…
       工程管理系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
       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创先争优活动方…
       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实施方案
       水利局环境卫生整治方案
       粮食局粮食库存检查方案
       领导班子建设实施方案
       交通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城区供水方案
       工矿企业节能减排方案
     
    乡镇党委办公室总结
    主席在政协闭幕大会上的讲话
    公司七一歌咏比赛主持词
    医院卫生院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动员…
    扇面教学设计
    网络市场环境调研汇报
    保险基金自查汇报
    邮政营业暑假实践总结
    妇女干部革命老区考察总汇
    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发言
    坚持结合保证搞好创先争优活
    开展全民创业活动方案
    开展文明行车服务活动方案
    乡镇创先争优工作方案
    开展教育活动工作方案
    开展惠农政策工作安排意见
    开展应急抗灾生产自救工作安
    乡委员会开展作风建设安排意
    农村开展美化乡村活动实施意
    开展暖棚进畜活动方案
    工作方案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