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产品深加工。鼓励石化企业向园区搬迁改造。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推广资源综合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延伸与完善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等产业链。
发展优质高档精梳纱、无接头纱和无梭布,纺织:改造落后纺纱织造工艺设备。发展新型纤维、新型面料。提高服装设计及产品质量水平。推进产业用纺织品扩能升级,增加品种。推进印染行业向园区集聚,提升高档纺织品、新型环保纤维面料染整加工水平。推进印染、化纤行业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完善高档纺织、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产业链。
鼓励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产业化。延伸与完善信息通信、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物联网技术、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产业链。电子信息:支持信息通信、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电子信息机电等行业提升创新能力、扩大产品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培育物联网技术、汽车电子、电力电子、光电产业、电子专用设备等行业。
发展循环经济。延伸食品加工、果品饮料产业链。食品:扶持发展营养、安全、方便、功能化和多样化的产品。支持优势产品提质扩能。提升粮油加工、肉食加工、方便食品、饮料、乳制品等行业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加快应用新型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技术。
淘汰落后窑炉生产工艺,建材:支持采用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改造升级水泥、陶瓷及玻璃生产线。推行清洁生产、余热回收,推广以纯低温余热发电为主体的建材工业窑炉余热利用技术。支持发展加工制品业,提高产品深加工程度,重点发展建筑构件、工程预制件等产品。鼓励玻璃深加工和优质高档浮法玻璃升级改造、节能降耗,支持发展特种玻璃、电子信息玻璃、太阳能光伏玻璃等。延伸玻璃深加工产业链。
提高节能减排水平,轻工:支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工艺建立资源循环链。支持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增加特色新品种、提高产品档次。延伸皮革产业链。
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扩大生产规模。加快推进节能服务业发展。积极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节能环保:加快高效节能、节水技术及软件和装备、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产业发展。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推进再制造工艺、技术装备和循环经济技术发展。建立完善节能环保产业链。
提升技术水平、扩大规模,新材料:大力发展面向装备制造的复合、纳米、智能等材料和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加快新材料研发及成果转化步伐。延伸新材料产业链。
同时支持开发高纯金属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表面技术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钢铁:推动重点企业落实《省实施意见》要求。推进行业整合重组及企业转型。发展优质高速工具钢。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统筹协调推进全市技术改造工作。各县(市、区)政府也要建立相应机构,加强对技术改造工作的领导。
(二)完善管理体系。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研究制订《 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办法》每年发布《重点产业技术改造投资导向目录》明确当年技术改造投资重点。做好工业技术改造项目的核准、备案管理工作,严格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简化工业技术改造项目核准、备案手续。市统计局要建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统计指标体系,完善市、县技术改造统计监测制度,强化投资动态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
(三)加大财政支持。积极争取国家、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市级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