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西部工业调结构,大力度、宽范围、多路径地开展技术改造工作,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投入,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全面提升我市工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市工业实现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围绕实现我市中部工业上水平、东部工业求突破,按照《省实施意见》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二)总体目标
全市工业完成技术改造投资6000亿元以上,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30%以上,占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49.1%提高到60%以上。每年滚动实施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200项以上,实现“四提高一优化”
重点企业达到3%拥有科技机构的比重达到25%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由5家、43家增加到8家、80家以上。重要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取得较大突破。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5%以上。
居国内先进水平比重超过70%其中国际先进水平的比重达到30%以上。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重点企业技术装备普遍得到改造。
提高技术进步贡献率。全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中国驰名商标由23项增加到35项。工业增加值率由23%增加到29%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一五”末降低16%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16%以上,提高节能减排水平。逐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5%工业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均消减10%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均消减15%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
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优化产业结构。传统产业的技术层次和产品附加值明显提升。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14.6%提高到25%装备制造业占比由14.8%提高到25%超百亿元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的比重达到38%以上。
二、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重点
增加 培育专项。每年滚动实施200项以上技术改造项目。其中:创新能力提高专项30-50项、两化”深度融合专项30-50项、重点企业壮大专项50-100项、 培育专项10-15项、产业聚集升级专项30-50项、产品结构优化专项80-100项、节能减排增效专项20-30项、安全生产提升专项10-15项。省七个技术改造专项的基础上。
推进生物医药规模化生产,医药:支持中药现代化、生物医药规模化、医疗器械国产化、药品生产质量保证体系化。改造升级现代中药产品。原料药升级改造,增加化学制药制剂品种,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化升级改造。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关键技术、核心配件和材料国产化、规模化。支持医药物流业提升能力。建立完善生物制药、中成药、化学制药、医疗器械等产业链。
扶持金刚石工具、泵业、阀门、风电组件、汽车零部件、专用设备、铁路电气化配件、核电等配套件加快发展。建立完善轨道交通、汽车、通用飞机、专用设备、金刚石工具等产业链。装备制造:支持矿山设备、轨道交通运输设备、汽车、通用飞机、工程机械、高效电机、纺织机械、粮食机械、农业机械等整机装备提质增效改造。提升关键配套件工艺技术水平及配套能力。
发展高端石化产品,石化: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扩大原油综合加工能力,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