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要准确把握事物的两重性,发挥优势,抵制劣势,变劣势为优势。
二要把握时机,果敢突破。时机稍纵即逝,及时发现时机,迅速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推动工作开展,是领导的一项基本功。组织实施突破,既要慎重,又要果断;既要有一定的准备时间,又要抓紧时间;既要立足于必胜,又要防患于未然。惟如此,才能走出被动忙乱的困谷,踏上主动的坦途。
三要扩大战果,巩固阵地。在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初见成效时,应及时总结,对完成任务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思考,特别要注意对原设想方案中未曾预料到的,而又在实践中出现了的情况的处理。还应在总结的基础上广泛宣传被动向主动转变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经验,以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工作主动时,副职领导同样要与正职密切配合,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不使主动局面滑入被动。
一是要发扬民主作风,广开言路。作风民主,能够听到各种不同意见,就为工作的主动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缺乏民主作风,听不到或听不进不同意见,工作就会变为被动。因此,副职在自己分管工作开展比较顺利时,要从不同意见中发现顺境中蕴含的不利因素,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
二是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尊重客观规律。一方面,副职为了更好地完成分管工作任务,势必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就具有两种可能: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客观规律相符合,或大体上符合,就有了工作主动权,在这时,主观能动性发挥越充分,工作就越主动,取得的成效就越大。反之,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相背离,则意味着主动权的丧失,而且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充分,工作就越被动。要使前一种可能变为现实,避免后一种可能,关键是主观能动性的出发点和归宿要落实到客观规律上。另一方面,要摆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少副职在领导活动中,主观上想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而实际上常常丧失主动权,原因是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而盲目的实践又势必违背客观规律,出现到处碰壁、打败仗的被动局面。重视理论,就是重视客观规律,重视对工作的主动权的把握。副职领导要卓有成效的开展工作,就必须自觉学习理论。只有这样才能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到成竹在胸,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达到预期目的。
3、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摆正个人在集体中的位置,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进而凝聚成集体的战斗力,就会无往不胜。否则,就会陷入被动,感到忙乱,甚至产生无端的烦恼。副职在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应注意三点:首先,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能最大限度地激发领导成员个人的创造力。从集体智慧中产生的决议是把发扬民主、广开言路、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比较全面、比较符合实际。许多副职把集体智慧同个人的开放意识、多向思维、勇于跨越、善于综合等素质紧密结合,进行创造性地工作,丰富了领导艺术,提高了领导水平,开拓出新的局面。其次,集体的制约能及时纠正个人的失误。集体智慧是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了班子成员多方面的领导工作经验,因而运用集体智慧能使决策更符合实际,更符合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在执行集体决策的过程中,个人即使有失误,也能够得到帮助,及时纠正。如果把自己置身于集体之外,脱离集体的制约,那么一旦出现失误,纠正起来就非常困难。再次,集体的配合能促进个人分管工作顺利开展。处于不同岗位的副职领导会碰到许多不熟悉的问题,遇到不少困难。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个人的经验和才能固然有用,但单靠个人不行,必须有支持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领导班子集体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