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全面推行系统安全状态评价 提升系统本质化安全
综合量化评估、系统安全状态评价全面涵盖公司所属各矿山单位、控股公司、参股公司,公司组织研究系统安全状态评价办法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修改完善系统单元评价标准,使该项工作的开展逐步趋于规范化、标准化。
开展两次综合量化评估、两次系统安全状态评价,辨识危险源,分析危险有害因素,评价风险,及时调整风险控制措施,完善安全环保管理方案。不断增强安全环保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强化系统安全管理基础建设,推进安全环保管理。
针对近几年来产能大幅度提升的现状,聘请具备国家规定资质条件的中介机构,评价、研究、分析各矿山提升、运输、通风、供风、排水、供电等系统能力与产能的匹配现状。特别要高度重视大红山铜矿产量规模、经营目标与生产现状、产能扩张矛盾突出的问题,对系统能力与产能的匹配,进行分析与论证,提出风险控制措施或相应的技术改造方案,达到整体提升系统本质安全化的目的。
4、加强危险源管理
严格执行《危险源管理控制程序》和《云南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落实职责,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开展风险预测、风险评估,整改隐患,完善落实防范措施。修改完善《专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开展现场演练,确保紧急状态下成功救援。
加大主要系统、设备改造力度,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安全生产费用、维简费用投入,侧重于系统设备技术改造及国家和行业标准执行的现场对标工作方面。重点是:尾矿库、排土场、露采边坡、采空区、浅采采场、主要提升运输系统、供配电系统、通风系统、防排水系统、爆破器材库、达到重大危险源判定标准的地表生产工艺、设施、设备、场所。
高度重视制约生产持续工程的建设:大红山铜矿龙都尾矿库中后期排洪工程,雨季前投入运行;尽快启动中线法堆坝;思茅山水铜业公司5月底完成芒歇箐尾矿库行政许可手续报批,6月初开工建设。
高度重视深井开采地压影响研究:狮凤山铜矿、狮子山铜矿深部开采地压影响列为重大危险源进行管理,综合调查研究分析,评价风险及程度,确定预警级别-狮子山铜矿深部地压启动红色预警。制定《观测方案》、《工程措施方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聘请采矿、安全技术专家进行地压活动研究。
高度重视通风系统建设、改造、完善:完成大红山铜矿通风系统建设,形成相对独立的中部、东部、米底莫矿段通风系统。优化、改造、完善狮凤山铜矿16~18中段通风系统。针对狮子山铜矿岩石移动影响系统运行的现状,结合深部持续工程,加快西部通风系统建设。
一般危险源点管理的工作思路是:各级管理人员、作业人员要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危险有害因素和相应的管控措施,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清楚,防范措施落实,及时把握动态,调整完善管控措施:一是辨识各种作业场所的危险有害因素,评价风险;二是明确各种作业场所的风险控制目标,风险控制措施;三是根据危险有害因素及相应的控制措施,实施控制与管理;四是制定执行作业指导书。
5、提高协作经济实体安全环保管理的匹配程度
严格实施“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坚持先取证,后进入的原则,即对资质不全或资质达不到要求,管理混乱,不能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的施工队伍坚决取缔;连续两年发生工亡事故的施工队伍坚决取缔;不能接受甲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施工队伍坚决取缔。公司将组织对各协作经济实体的设备设施现状及安全性、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环保综合素质及管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