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农村,重点围绕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老年病及其他常见病,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巡回宣讲活动,大力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经过三年的努力,力争实现“人人具有基本卫生知识、人人具有基本健康技能、人人具有健康生活方式”的工作目标,使广大群众少生病、晚生病、不生病,从根本上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二是开展农民健康服务行动。配备专用车辆,选配精干人员,下乡为农民开展健康体检和疾病诊断服务,加快城市卫生资源向农村转移,促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真正让农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三是加强干部保健工作。要切实加强干部保健基地建设和干部保健队伍建设,改善服务设施,健全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干部保健服务能力。
(四)着力抓好医疗秩序整顿,全面提升卫生行业规范化管理水平。在全市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秩序整顿规范年”活动,分宣传发动、调查摸底、自查自纠、督导检查、总结验收五个阶段。集中整治乱办医、超范围执业、发布虚假医疗广告、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利用b超非法开展胎儿性别鉴定、乱起名字乱挂牌子等违法违规现象,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进一步规范医疗秩序,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五)着力抓好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公立医院发展水平。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医院管理年活动,完善医院管理评价制度,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安全质量监管,强化医疗质量安全评价控制工作,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开展“医疗质量示范医院、示范科室(示范岗)”、“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示范病房”创建活动和聊城名医评选活动,激励全系统争创品牌、争当名医,努力打造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名院、名科、名医。严格落实病人安全目标和各项核心制度,强化“三基三严”岗位培训,抓好重点环节、关键部位的管理,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二是加强学科建设和医学科技工作。启动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创建活动,积极创建全市、全省的重点专业、特色专科,树立品牌,带动发展。积极鼓励开展医学科研工作,加快技术创新,围绕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力争科技创新和获奖成果实现新突破,带动全市医学学术水平的提高。同时要注重引进新技术、新项目,促进服务技术水平的提升。三是进一步加强经济管理。要严格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积极推进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改革,严格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加强资产管理,落实审计制度。同时,做好“保增长”、“调结构”、“控规模”为重点的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实现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六)着力抓好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扎实开展“强素质、树形象、抓创新、争一流”活动,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两手抓,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卫生队伍,推动我市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狠抓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制定《关于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意见》,抓好各单位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和驾驭全局的能力。要强化自律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加强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二是高度重视管理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建设,以提高行政效能为中心,开展先进科室创建活动,完善学习、考评机制,不断提高局机关干部把握大局、统筹协调、执行政策、服务基层的意识和能力。要重视各单位管理人才的培养,制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探索建立管理人员的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提高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卫生专业技术队伍建设。要认真学习贯彻卫生部等六部委出台的《关于加强卫生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