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农村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已经确定的农村基础建设项目任务为主,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灾后重建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要求,按照“科学重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兼顾、保证质量、分级管理、县(区)为主”原则,坚持灾后恢复重建与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并重,以规划项目实施为主线,以农村生产生活设施重建、产业基础设施重建、生态基础设施重建为重点,加快农村基础设施重建步伐,确保重建质量,实现农村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目标任务
按照国务院“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目标任务”要求,通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实施和后续建设,搞好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灾后重建工作。抓好农村供水、河堤、小水电站、农业生产设施及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农业特色产业、土地整理、地震、气象等恢复重建有关工作,抓好监督检查及工程进展统计等相关工作。年底整村重建村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到位,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水利设施、土地治理、生态环境治理等农村基础设施重建全面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年9月底,全面完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达到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特色产业开发、生态基础设施等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农民收入增加,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迈上新水平。
三、各部门任务
1扶贫部门:投资4.7235亿元,用两年时间,完成9县(区)355个扶贫重建重点村恢复重建,2个贫困乡镇整乡推进建设,劳务移民培训基地建设。
2农牧部门:投资4.31334亿元,用2年时间,完成农田、水利、大棚、鱼塘、圈棚、农村沼气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农业良种繁育体系、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等农村生产的恢复发展。
3林业部门:投资1.3498亿元,用两年时间完成生态修复种苗基地、人工造林封育、科技支撑、造林绿化配套水利工程建设;林业系统业务用房、林区道路、电力、供水、栏等基础设施建设和5个县(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森林病虫害防止器械、设备,药品购置,检测测报点建设。
4水利部门:投资6.4067亿元,用两年时间,完成145处水利灌溉工程,215处堤防工程,444处生产生活设施,解决52.15万人饮水困难问题。
5乡企部门:投资3.5872亿元,用两年时间,建设20个重点农产品加工项目和绿色食品工业项目。
6国土部门:投资2.28亿元,用两年时间,完成7市县(区)41个土地整理复垦项目。
7气象部门:投资2705万元,用两年时间,完成县(区)乡镇气象基础设施建设。
8地震部门:投资5740万元,用两年时间,完成9县区农居示范工程建设,地震小区划建设。
9水保部门:投资1500万元,用两年时间,完成36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和水保支撑体系建设。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了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经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市灾后恢复重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市委常委、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农办主任为副组长,市扶贫办(农办)农牧局、林业局、水利局、水保局、国土局、乡企局、地震局、气象局等9个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扶贫办(农办)办公室主任由市扶贫办(农办)主任同志兼任,市扶贫办纪检组长、市世行办副主任任副主任,相关各部门各抽调一名工作人员。办公室主要负责农村基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