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目标
全面实施校园阳光体育工程,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具体体现,因此,各校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对学校现有的运动场所进行建设和改造,力争20*年完成5所学校塑胶跑道任务,并投入使用。要加大体育设施器材的投资力度,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按要求添置体育标准器材,以满足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需要。要科学安排体育课和活动课,确保中小学生每天至少累计有1小时的活动时间。各中小学要组建一支篮球队和一支田径队,坚持每年开展一至两项特色体育项目比赛,县教育局坚持每三年举办一次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隔年举办中小学生篮球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度,使85%的学生掌握二项体育技能。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加强体育设施建设,确保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有效开展,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水平,扎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三、任务与要求
(一)硬件建设:
1、室外要有:篮球场、排球场、双杆、单杆、爬竿、平梯、乒乓球台、沙坑、环形跑道或直跑道等。
2、校园内要有一条固定标语。如,“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
3、器材设备:城市和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器材、设备,按照教育“双高普九”要求,配足配齐。
4、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器材配备。
(二)软件建设:
1、课程计划。严格按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各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要充分考虑场地、器材,统筹合理安排体育课,特别是大的学校要认真考虑,避免出现体育课过于集中的现象,切实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2、活动课计划(每个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计划)。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制度,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每班学生课外活动计划,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和具体的活动内容。
3、固定活动计划:
(1)教育局安排:县中小学生篮球赛每年举办一次,小学生篮球赛(逢单年),中学生篮球赛(逢双年);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每三年举办一次(中小学参加)。
(2)中小学安排:校田径运动会每年举办一次,其他体育项目活动由各校自行安排。
4、特色计划:
各中小学都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1-2个体育特色项目,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做到常抓不懈。原来已经创办体育项目的传统校,要继续保持并使之发扬光大。如,举办以“迎奥运北京万里行”为主题的系列长跑活动比赛。形式不限,可以是个人跑,小组跑,班级跑,还可以是年段跑。
四、措施与办法
1、加强领导。为切实加强对我县青少年体质增强工程的领导,教育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余名辉,副组长:位志强、黄元元、陈新。成员:叶长福、柯德勇、李廉贵、夏必金、陈宗义、郑作衍、梁志和、陈卫东、廖绪永、魏德利。各校也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校园阳光体育工程领导小组,落实责任,统筹安排,制定切合学校实际的实施细则,要动员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并起表率作用,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2、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