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依据,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实践为主要形式,边实践边小结,不断摸索,构建以“跳绳”作为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特色项目的方案,确定每一位学生跳绳应达到的水平,确保了跳绳活动长盛不衰。
2、跳绳校本课程的开发及管理研究:开发适合面向不同年级学生的跳绳校本课程,制定各年级特色计划,以及跳绳教学研究的课程管理。
3、跳绳运动育人研究:收集有关跳绳运动促进人的发展的理论资料,吸取前人的研究经验,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研讨以及通过专家点拨指导、家长的交流会,更好地发挥跳绳运动的育人功能。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调查学生家长、学生、教师对学校特色发展的需求、学习、使用情况:座谈、问卷、观察、个别访问。
2、个案分析法:通过对个别跳绳项目的开展情况的研究,找出理论依据,采取相应措施。
3、归纳整理法:搜集、 整理调查、考察所得的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
七、研究的步骤与安排
研究过程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年11月~20*年4月)
1、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制定研究计划;
2、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并编制成课题内部学习资料,供课题组成员阅读;
3、对我校学生、家长、教师进行学校特色教育的问卷调查,并作出分析报告;
4、总结课题前期工作,具体化课题研究内容,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 (20*年4月~2010年4月)
1、课题实施研究阶段
2、进一步实施跳绳教育与训练
3、撰写课本教材课程
第三阶段 (2010年4月)
1、课题总结、反思
2、收集整理研究成果
3、撰写研究报告,结题
八、预期成果形式
预期成果形式以研究报告、校本教材为主、辅以案例、课件、图像等。具体如下:
1、校本课程教材、活动展示、图片等材料
2、课题论证、结题、讨论、总结、完成课题总结报告
3、跳绳特色教育现场展示会
九、课题领导小组及分工
1、课题总负责:周国新 (总指导、总方案)
2、课题组长:石榴 (制订方案、校本课程的编写、组织具体实施、检查总结、撰写报告)
3、课题成员:负责组织活动的开展等工作;负责校本课程的设置、安排打印材料等工作;器材的购买等后勤保障工作
十、保障措施
1、做到领导高度重视,一把手校长亲自负责,责任到人,教职工人人参与,让每位教师在活动中做科研
2、我们学校多数是年轻教师,充满朝气和活力,上上下下都高度重视跳绳项目特色建设,把跳绳活动摆上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成立了学校以跳绳为主的阳光体育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制定活动计划,布置工作任务,抓好学校跳绳活动的普及开展。
3、市区有关领导和专家们对我校体育工作非常关心,多次来我校调研,对我校跳绳特色教育进行指导。
4、学校将确保在开展器材、培训、活动等所需有关经费实现有力保障,保证每位教师和学生人人有跳绳,每班至少有四根大绳,特长的孩子有训练绳等等。